【天天新视野】任鸣离去了,他的作品和人品让人铭记

北京日报记者 王润

“我觉得,一生就做一件事,此生我就是排戏,只要有戏排,有戏看,就可以了……我希望能排到100部,但是戏越排越难,所以我在想,怎么能去超越,给自己提出高一点的要求。”在任鸣心中,和北京人艺院长身份同等重要的,是他的导演职业。他从18岁就立下了做戏剧导演的志向,终生未变。即便成为人艺掌门人,管理工作事务繁忙,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不断创作新的作品。任鸣曾表示:“我不会放弃创作,我的职业首先是导演。导演是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要是不让我排戏,那就相当于要了我的命!”


【资料图】

九十多部作品风格多样 一生坚守京味儿传统

任鸣导演的作品风格多样,在他创作的九十多部戏剧中,既有《我爱桃花》《知己》《我们的荆轲》《司马迁》《名优之死》等致力于研究东方戏剧美学的作品;也有《日出》《等待戈多》《榆树下的欲望》《油漆未干》《朱丽小姐》《玩偶之家》等中外经典大戏;还有《足球俱乐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王府井》等关注社会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的原创话剧。而“京味儿”话剧更是占有很大比重。任鸣成名的第一部话剧《北京大爷》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他还导演了《全家福》《莲花》《甲子园》《玩家》等京味儿话剧,敏锐把握时代精神图谱和人民生活变迁,对北京百姓的精神追求、文化禀赋、典型性格予以生动刻画、立体展现。他还用《北街南院》《生·活》《社区居委会》这些京味儿话剧记录时代,将灾难面前的百姓故事予以艺术呈现。

任鸣对京味儿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执着。他曾说:“虽然我没住过胡同儿,但不知道为什么,一排京味儿戏我就跟打鸡血似的,特高兴。”北京晚报老记者、京味儿作家刘一达是话剧《玩家》的编剧,对此深有感触:“北京人艺是北京文化的一张名片。这些年,北京人艺很多老艺术家离开了人世,但人艺的魂没有散,人艺的京味儿传统没有丢,这跟任院一直坚守北京人艺的京味儿传统有很大关系。”

培养青年戏剧人才 引路提携亦师亦友

除了导演大量作品,任鸣还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杨佳音、闫锐、韩清等人艺新一代在他的提携下,既演又导,成为传承人艺传统的中坚力量。杨佳音得知任院的离去泣不成声:“任鸣院长的突然离世真的让人难以接受,他有恩于剧院每一个年轻人!我到北京人艺,第一个把重要角色交给我的导演,就是任鸣院长。和他合作的每一部戏,都使我在业务上有所提高。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上,他都是我的领路人,我的恩人。”

《阮玲玉》的复排导演韩清含泪哽咽道:“没有任鸣院长,没有任鸣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们都特别喜欢到他的办公室跟他聊聊,创作中遇到困惑和迷茫,他几句话就能把你点透了。”闫锐也说:“任鸣老师一直提携培养我们后辈,他常说我们是未来。我们一众年轻人几乎都演过他的戏,我参演过任鸣老师14个剧目的排演。我从他身上学到做人谦卑低调,排戏认真严谨。他常说,做一件事,排一个戏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才无愧于心。”北京人艺效果师郑晨从1997年跟随任鸣导演排《古玩》开始,一共合作了25部作品,他说:“任院对我来说,是引路人,是提携者,是兄长,是领导,是榜样。”

德艺双馨待人处事 同行好友深情缅怀

任鸣的待人处事、德艺双馨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与深厚的友谊。人艺导演李六乙曾与任鸣在中戏同宿舍5年,“1982年,40年前,我入学报道第一天,任鸣是我见到的第一位同学,从此我们5年形影不离,食堂晨功排练室图书馆……高矮总在一起。毕业他到了人艺,我去了戏曲所,每年大年三十在我家过年,初二到他家过节。八年后我到了人艺,成为同事同行,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却没想到他突然离去了,让人心里又堵又痛!”

王晓鹰和任鸣是中戏导演系的师兄弟,王晓鹰参加人艺院庆活动时,俩人还握着手反复互道珍重。得知任鸣离世的消息,王晓鹰所在的中戏导79班由张子扬撰文写了一副挽联,上联是“鹡原失翼 走得匆忙 痛悼当年好学弟”,下联是“雁行折行 创作踏实 悲泣剧院掌门人”,落款是中戏导79班全体。

著名艺术家李默然之子李龙吟是人艺抗疫题材大戏《社区居委会》的编剧,他表示,自己能够在戏剧创作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和任鸣的支持与鼓励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写的第一部话剧《马骏就义》是在任鸣的支持鼓励下搬上舞台的,他是艺术顾问。我编剧的《寻找春柳社》,由他亲自导演,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戏剧节,我还因此荣获了优秀编剧奖。我主演的人艺小剧场话剧《解药》,任鸣曾带着人艺领导班子到后台看我,让我特别感动!北京人艺这几年的辉煌,任鸣功不可没,他一直为了北京人艺在拼命。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北京人艺守望者》,就是专门写的任鸣。”任鸣的突然离世,不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是中国戏剧行业的巨大损失。他的作品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 北京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