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带有温度的果蔬与田园理想

原标题:带有温度的果蔬与田园理想

孟虹

提示


(资料图)

法国历史学家弗洛朗·凯利耶以菜园为窗口,纵览欧洲农业文化变迁。作者在各种典籍中徐徐探幽,展现了从15世纪至20世纪以来,菜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的推进作用。菜园不仅给人类提供食物供应,而且还表达着一种自然的、诗性的生活方式。

《菜园简史》这本看上去轻盈精美的小书,却是一部描述欧洲田园生活的微观史。比起对花园的研究,有关菜园的著述十分贫瘠,没有谁会把哪个菜园称为“智慧之园”。菜园看起来太平常了,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尊重,但实际上人类改造自然的艺术就诞生于此。诚如作者所言,“围绕菜园进行种植、培育和消费的历史就是欧洲社会的演进史。”

菜园从人类农业的起源之地,发展成一种浪漫田园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承担着家庭维护、社群连接、公共空间延展等功能。“人们打理菜园,靠菜园维持生计,那么菜园也反过来成为人类的写照。”

维持生计的菜园经久不衰

《菜园简史》讨论了菜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在欧洲历史上,菜园是平民家庭食物的补充来源,也是现代农业诞生的试验场。作者展示了西方经典中的菜园,在西方文学中,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奥德赛》中已经描述了菜园。园子最早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菜园和果园。

从中世纪开始,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空间布局,菜园都是家庭的自然延伸。鉴于菜园和家庭的紧密联系,中世纪欧洲城镇常常在规划的宅基地周边设置专属菜园,菜园在家庭经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菜园对于中世纪欧洲人饮食多样性的贡献是相当可观的。中世纪菜园主要栽培卷心菜和蚕豆、豌豆这些可以常年收获或易于保存的蔬菜及豆类,它们往往被混在一起做成粥或者糊糊,是当时平民度过饥荒和青黄不接季节的主要食物。菜园的收获虽然无法取代谷物和肉类的地位,但其产出也丰富了餐桌,并为贫穷家庭的生计提供最后的保障。

19世纪的工业革命让欧洲工厂吸收了大量离开土地的农业劳动者。于是,出现了新的园艺形式——社区园圃,这是企业在工人住所边上规划的专门用来种菜的土地。工人在下班后或者休息日忙于打理自家的菜园,园艺占用了工人的闲暇时间。社区园圃的兴起很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回报,菜园在战时饥荒时再次成为欧洲平民维持生计的关键。

在20世纪末,平均每三个法国家庭就有一个拥有菜园。西方世界重新发现了普通菜园在维持生计上的重要性。面对经济危机、工作的不稳定、根深蒂固的失业风险等困难,种一处用来自给自足的菜园又变得重要了。

菜园的流行与食物生态化

菜园不仅为平民提供生计,也成为科学创造和审美鉴赏之地。菜园是“一处做实验的地方,一处创造奇迹的地方”,是新事物诞生的地方。在菜园的悠久历史中,对植物的驯化、选择性培育以及围绕植物所做的实验一直都没有停止。

来自美洲的西红柿和辣椒最初是作为观赏植物在菜园培植,然后才被推广成为食物的。辣椒于1493年被引入法国,被称为“花园里的珊瑚”。西红柿在16世纪上半叶到达欧洲,它的果实被称为“爱情之果”,欧洲人出于对其花朵和奇特果实的喜欢而将它种植在果园的棚架上。因此,菜园实际上是外来蔬菜和水果的同化者,园艺学家、博物学家、喜欢异国植物的贵族和普通的园丁一起推动了外来植物在欧洲的杂交、适应及推广。

菜园很快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迎来复兴,这一轮菜园复兴的主要原因不是生计,而是生态。开辟菜园的主要考量是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环境的伤害、减少食材运输距离以降低碳排放量、维持本地物种多样性等。

菜园的历史角色也在当代悄然完成了根本转变,一直以来,菜园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热土,而现在却成为保护自然甚至修复自然的保留地,菜园角色转换的背后是人类对环境和自然认识的深刻变化。

在现在的菜园和果园之中,流行种植古老品种的蔬菜水果,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已经逝去的世界有着怀旧情结,认为那些古老的植物因为它们的古老而显得更自然和纯真。而且那些被遗忘的味道可能就是出现在童年记忆中的味道:爷爷的菜园,老家的酒窖,奶奶做的防风草酱、烤的苹果等。

大家越来越喜欢在放假时种菜、在家做饭。在将被遗忘的菜种重新种回菜园时,人们也必须重新学习怎么烹饪它们。老品种的防风草、菊芋、芜菁、南瓜、西葫芦在回归菜园的那一刻就重新征服了厨房。

享受看见蔬菜生长的快乐

拥有一方菜园是许多城市生活者的梦想。菜园成了浪漫主义田园的象征,与局促阴暗的城堡相区分,代表自然的、诗性的生活方式。奥黛丽·赫本曾经说过:“耕耘一方菜园,等于相信明天。”小小的菜园可以成为现代人的心灵栖息地。

现代人为什么要种菜?《菜园简史》就以一方菜园为切入点,带我们了解在这个寻常之地上所发生的观念变革。20世纪新出现的社区园圃、集体菜园或共享菜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食品安全,保护生态,食物多样性,治愈心灵……围绕菜园形成了新的社交圈。

菜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和售卖商品的商人不同,园丁会免费把自己种的蔬菜水果送给别人。1994年法国的全国统计及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菜园里生产的大约一半的水果以及1/4的蔬菜都被园丁拿去送给亲朋好友了,尤其是那些成熟期很短的水果蔬菜,以及夏季产量很大的果蔬,比如绿豌豆、生菜、西红柿、樱桃等。菜园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但它的与众不同更多归功于园丁每日在这里的辛勤劳作,园丁的工作给水果蔬菜打上了个人烙印,而在市场上售卖的那些水果蔬菜常常因为不知道是谁种的,而少了些人情味。

人们在菜园里可以放松自己,哪怕疲劳也是有益身心的疲劳。日夜更替、冬夏流转,人们在这里学习尊重自然节奏,尊重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气候的限制,同时重拾身心的平衡。另外,这里的工作还能给大家带来切切实实的收益,快乐的园丁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21世纪初,法国居民消费中大约23%的蔬菜和12%的水果都是人们自种的。因此,种植菜园在维持生计方面依然起到很大作用。

“借助菜园的历史,我们得以置身于一个个文明的中心”——中世纪农民维持生计的菜园,17世纪后充满秩序之美的果蔬种植,以及20世纪社区园圃的蓬勃发展,伴着泥土味道的菜园,让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菜园这个自人类定居以来就伴随左右的老朋友,依然有着光明的未来。”

本书作者也是一个“菜奴”,他在布列塔尼小城迪南的住宅附近开辟了一座大菜园,种植多种蔬菜和水果供家人品尝。到本书出版时,弗洛朗·凯利耶已经是拥有12年种植经验的资深园丁。他把菜园当成花园一般精心呵护,那里有一个充盈的世界。

关键词: 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