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速看:视线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频频破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线】
原标题:真实再现历史 追求年轻化表达(引题)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频频破圈(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日前,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的革命历史题材网络剧《血战松毛岭》正在优酷热播,引发了人们的观看热潮。该剧开播首日便登顶平台新榜榜首,主话题词微博阅读量突破5000万。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全面开花,《觉醒年代》《大浪淘沙》《数风流人物》等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破圈破层,成功走入大众视野,传递出红色精神。
新时代如何拍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实际上,革命历史剧的叙事基底是真实再现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影像艺术与历史纪实的融合创作,使历史变得鲜活可感。《血战松毛岭》的编剧陶佳认为,革命历史剧的人物和故事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要求创作者必须深入到历史之中。因此,创作团队不断开展实地走访,邀请当地老红军及他们的后代参加座谈会;结合军史及当地史料,与专家共同挖掘真实事迹,最大限度还原战争场景和细节,让整部作品更为扎实。
回顾近年来几部优秀的革命历史剧,每一部在史实这一关都下足了功夫:《数风流人物》的剧本创作打磨前后历时4年;《觉醒年代》从创意策划、拍摄制作到后期审片都有历史专家把关。优秀的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之处是尊重历史、将还原历史作为创作之本,以真实达可信。《血战松毛岭》则经过80余天地紧张拍摄,呈现了568个大小场景和20余场大小战役,共使用5000余个弹着点,这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了电影级的质感。
历史从不是某个典型人物创造的,而是千千万万的平凡人共同创造的,革命历史剧应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构建观众情感共振的影像空间。《血战松毛岭》书写的正是一群普通人在革命年代的群像故事,展现了史诗式的全景历史画卷。而在勾勒英雄群像之外,生动的革命历史剧也会对每个人物立体的人格进行刻画,构成真实的底色。再如,在《觉醒年代》中,观众看到了伟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陈独秀和两个儿子之间从矛盾冲突到重归于好,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相扶相携患难与共,用情感纽带使观众与作品中的人物形成共鸣。由此可见,此类题材创作要用丰满真实的镜头语言还原革命历史的微末之处,让剧中的小人物足够可信,让这些故事在年轻人心里真正“落地”,润物无声般打通观众的情感脉搏。
时下层出不穷的优质作品,也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进一步指明了创作方向:创作者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先做到“生动”,再传递精神内涵。同时,创作者也应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年轻化的表达,实现作品和观众的双向靠近,让革命历史剧成为吸引观众自发充实历史学习的引子,助推传承红色火种、启迪观众思想进步、凝聚社会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