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新:“玩家”苏东坡:“二赋一词”诞于山水之间
原标题:黄州的根脉在赤壁,赤壁的文化在苏子(引题)
(资料图)
“玩家”苏东坡:“二赋一词”诞于山水之间(主题)
2月12日,湖北黄冈,春雨微寒。位于黄州区的遗爱湖公园内,“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等集苏东坡诗词赋之佳句组合而成的12个景区,清雅幽静,一些市民在这里撑伞漫游。从“寒食林”穿行而出,还未至“红梅傲雪”景区,道路两旁的梅花已竞相绽放,红的、白的、粉的,迎着细雨傲立枝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杨帆 梁家旗
千年遗爱
铸就黄州城文旅名片
为何叫“遗爱湖”?何为“遗爱”?“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应安国寺僧首继连和尚的请求,将寺院的竹间亭取名为‘遗爱亭’,并代好友巢谷(字元修)作《遗爱亭记》,纪念即将到湖南任职的黄州太守徐君猷。”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方星移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解释,“文章写道‘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人走了,老百姓还怀念他,就叫遗爱。”
方星移更愿意把“遗爱”理解为:“苏东坡走了,他的文化留下来了,这是留给黄州人的‘遗爱’。”这是一种大爱,是对自然、宇宙、人类、生活的爱,远比徐太守的“遗爱”更深远、更厚重。方星移说:“遗爱湖公园是一个很有历史文化的景点,是黄州的一张文旅名片,也表达了当地弘扬东坡文化的态度,是黄州人文化自信的表现。”
除了“遗爱”,还有“清风”。《赤壁赋》里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东坡很喜欢游山玩水,一方面是士大夫自古以来的传统,另一方面跟宋代士大夫喜欢郊游有关。”方星移强调,古代文人雅士的“玩”,跟今人的打卡景点游玩不同,“他们是一种高级玩法,有茶有酒不说,最主要的是有诗、书、画,一人一篇,‘玩’得很雅。”
让苏东坡扬名立万的赤壁“二赋一词”就诞生于山水游玩之间。
被贬黄州的苏东坡,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在躬耕东坡之余,他常与三五好友一起游长江、观赤壁,“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苏东坡与好朋友杨世昌同游赤壁,两人从临皋亭出发,一路溯江而上,在赤壁山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处,两人一边就着蜜酒菜肴,一边扣舷而歌,或吹箫而和。
高山、流水、清风、月色,悲凉的箫声、友人的回答,激发了苏东坡的灵感,《赤壁赋》一蹴而就。“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三个月后 (十月十五日),苏东坡再次夜游赤壁,作《后赤壁赋》,真切地表达了自己月夜游览的情趣。
二赋之间,苏东坡还创作了他的豪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被誉为“古今绝唱”。“虽然因为‘乌台诗案’遭到贬谪,但他内心的功业理想并没有消亡,于是借由这些作品表达出来。”方星移说。
触处生春
把忧愁烦恼丢入大自然
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现今的长江已远在东坡赤壁两公里之外。虽无法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但我们可以通过赤壁公园现有的二赋堂、坡仙亭、栖霞楼等凭吊古人,感怀人生。“黄州的根脉在赤壁,赤壁的文化在苏子。”方星移介绍,“东坡赤壁里的涵晖楼,当年苏东坡跟徐君猷等人常去,相当于一个微型的雅集。”
成语“明日黄花”就出自涵晖楼雅集作品,苏东坡《南乡子·重九涵晖楼呈徐君猷》写道:“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在黄冈东坡赤壁管理处副主任李林看来,苏东坡是通过游山玩水来释放心灵的压力,将个人的忧愁烦恼丢入大自然中。
“我们讲到苏东坡,经常会说到一个词,叫‘触处生春’。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事件,苏东坡看到的跟别人看到的可能就不一样。他看到的会让你觉得有一种希望在里头,有一种乐观和豁达在里头。他最有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一件小事引出来的。”方星移说,元丰五年(1082年)农历三月初七,苏东坡与友人同游沙湖,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东坡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缓步而行。
“这不就是下雨没带伞吗,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但只有苏东坡能从中找到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态度。出不出太阳、下不下雨不是我能管得了的,我管得了的是什么?是我个人的心情,是我看待外物的眼光,‘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发现,他的思想是不断创新的,不断有新的认识出来。”方星移说。
方星移眼中的苏东坡,集仙气与烟火气于一身。“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苏东坡?因为他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那么亲切、自然。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遇到挫折也会痛苦,但有时候他又想开了,又觉得他不是普通人了。我个人觉得,苏东坡应该是古往今来‘粉丝’最多的古代文学家。”
创作高峰
写下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
除了黄州赤壁、涵晖楼、沙湖,安国寺、浠水兰溪、蕲春天峰麓、黄梅五祖寺、武昌西山等地,也都留下苏东坡与友人携酒共游的足迹。李林感慨:“黄州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乡下老酒、平民朋友,拓展了苏东坡的想象力,让他暂时忘却了萦绕在身的惆怅,创作出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苏东坡在观赏大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了宇宙生命的律动,体味出了人生的‘适境’,从而获得了解脱和超越。”
哀伤的时候超然豁达,快乐的时候浪漫潇洒。李林认为,苏东坡在黄州的谪居生活,也算是一次愉快的休闲旅程,把他从政治斗争的炽热和矛盾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因为‘不得签书公事’,他有很多闲散时间,游了山玩了水之后,心情好了,马上就创作出文学作品。这一点也是激发他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据统计,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了750余篇文学作品,其中诗约220篇,词约70篇,文约457篇,赋3篇。“黄州的山山水水,帮助苏东坡的文学创作进入了高峰,成就了他‘旷淡、超逸、灵动、缥缈’的文风,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李林说。
凭借苏东坡极强的个人魅力和“带货能力”,黄州成为宋代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打卡的“网红”地。“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先后到过黄州三次,总时长长达8年,比苏东坡待的时间还要长。他实际上是沿着老师的足迹在走,最终成为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南宋时,陆游、周必大等人也到黄州寻迹,足见苏东坡在士大夫当中的影响。”方星移说,“后来到元明清的时候,黄州文化更加兴盛,喜爱苏轼的人非常多,继承东坡文化的方式也变得多样,除了写文学作品外,还会通过书画、雕塑、漆器等艺术形式来传承东坡文化。”
在黄州赤壁,东坡精神历经千年不朽。“作为一个客籍文学家,苏东坡对黄州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黄州绝对是一个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苏东坡就是我们最大的文化自信!”方星移的话铿锵有力,展现出一个黄州人对苏东坡的敬仰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