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消息:【发光吧 文化遗产·肆】守住母亲河的根与魂

【发光吧 文化遗产·肆】

守住母亲河的根与魂(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近日,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印发《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部署。

作为人们心中的母亲河,黄河不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更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如何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是沿黄9省(区)乃至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而此次五部门联合印发《规划》,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实施计划和具体行动指南,也是对黄河文物系统保护重大工程的细化落实。

黄河,流动的根脉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背后,是埋藏在大河沿岸的见证民族文化、文明生存发展的文物。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文物总数的39.73%。目前,黄河干支流所流经的69个市(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约16.8万处。

多年来黄河流域在考古、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古建筑、石窟寺保护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黄河下游的河南,已完成黄河沿线7051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推进黄河流域947项省级非遗项目调查,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488处重大资源分类与评价,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

仰韶村、庙底沟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陆续建成开放,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加快建设,700余公里沿黄生态及文化旅游廊道初具规模。

去年年末,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河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特意提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把黄河建设成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近年来,河南黄河文化系统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我们将重点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等10大国家文化公项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说。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不久前,河南博物院举办了名为“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的展览,近300件金玉特种工艺文物精品亮相,其中包括来自三星堆博物馆金面铜人头像、镶绿松石兽面铜牌饰,山西博物院嵌绿松石花格铜剑等“网红”文物。

这是自2019年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览。此次展览,沿黄河9省(区)23家文博单位联袂跨越4000年时空的近300件金玉特种工艺文物精品齐聚,金玉辉映,熠熠生辉。

近年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地聚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取得了积极成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黄河国家博物馆正式封顶,黄河文化月、黄河文化旅游节等连续举办,《黄河泥娃》《大禹治水》等文艺节目不断“出圈”……

然而,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资源的现状其实并不十分的乐观。

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和一些历史原因,整个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还不十分明晰,资料整理还不够完整,一些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得到系统性保护,这都急需开展全面摸底普查,对黄河文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

有关人士介绍,目前,黄河流域文物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待加强,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整体水平不高,让文物活起来方法不多,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依然存在,融入当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效益发挥等方面尚不充分,难以形成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有效支撑。保护黄河文物,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刻不容缓。

让黄河文物“活”起来

一位老人站在黄河边上,弯腰掬一捧水;镜头切换,黄河泥在老人手中化为样貌各异、憨态可掬的泥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群孩子的声音由远及近,泥娃活了起来,跳皮筋、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翻花、摔包、斗鸡等大量儿童游戏,在小演员的可爱演绎中,翻动着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

这些画面来自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少儿舞蹈《黄河泥娃》。

《黄河泥娃》呈现的是黄河流域人们的童年往事,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同一条黄河,同一片黄河泥,历史上的泥与今天的泥形成呼应,黄河精神得以传承。节目不仅能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还能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2022年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说。

黄河历史悠久、流域绵长,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为黄河流域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色。

针对此次国家文物局等五个部门联合编制出台的《规划》,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正是主要基于推动中央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及推动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考虑。

如何更好地让黄河文物“活”起来,提升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水平?《规划》从加强黄河文物资源调查、推进黄河文物全面研究、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创新黄河文物展示利用、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组织实施保障等多角度对推进黄河文物活化利用进行了部署。

“做好黄河文物保护利用,可以有效支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可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该负责人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