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时到八节 二十四节气主干确立

辽宁日报记者  王岩頔

提要

从观察天象到土圭测影,古人对“天时”的探索不断深入的同时,也在对年、月、日、时的测定上越加精确。很长一段时期内,古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值的准确度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其实,世界上有些文明也在比较早的时期就通过观测确立了冬至与夏至,比如古巴比伦。但中国古人的观测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又加入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至此,二十四节气的主干——四时八节均已确立,这些在《吕氏春秋》《礼记》中都有完整记述。

《周髀算经》测出的“四立”日影长度

在古人眼里,包括风、雨、雷、电等直接关系农事活动的自然现象,是上天主宰的,所以称为“天时”。《孟子》记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吕氏春秋》则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天时”成了古人操持农事的秘诀。

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出现后,二十四节气等于有了最重要的四个节气。古人们依照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安排祭祀、农事秩序,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的活动都需顺从天时。

不过,有了四季的时间概念,并不等于就能得心应手地安排好农事,四时只是二十四节气的碎片或者萌芽,古人还要在观察日影长度的变化上进一步记录、测算。

比圭表晚,古人又研磨出了日冕这种更精细一些的计时工具来测量日影。

《周髀算经》记载:立春时的日影长度是“丈五寸二分,校分三”。立夏时是“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立秋时同是“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立冬时是“丈五寸二分,小三分”。到这里,古人计量时间的方法基本摆脱了观象授时。

《吕氏春秋》提及的“四立”

“四立”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确立的节气。《吕氏春秋·孟春纪》:“是月也,以立春……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吕氏春秋·孟秋纪》:“是月也,以立秋……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四立”把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范围确定了下来,就基本上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了。

除了记载“四立”外,《吕氏春秋》还记载了许多关于温度、降水变化以及由此影响的自然、物候现象。《吕氏春秋·孟春纪》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立春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迎接春的降临;迎春礼毕归来,就在朝中赏赐公卿、诸侯、大夫。

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古人认为这样神圣的时节,不能有战事发生。“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这段《吕氏春秋》的话直接指出,这个月(农历正月),不可以举兵征伐,举兵必遭到天灾。在不能兴兵征伐的时节,兵戎之事不可从我开始。发布政令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不要无视土地的条件,不要扰乱人世的纲纪。

春分和“日夜分”

在《吕氏春秋》中,没有“春分”这个词语,而是用“日夜分”来表述,意思是“日夜时间相等”。“日夜分”时古人认为“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必备。无作大事,以妨农功”。提醒人们春分的时候,耕作的农夫要稍事休息,修整门扇。祭祀先祖的寝庙一定要完整齐备。不要兴兵征伐,以免妨害农事。

立夏时古人则要“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在立夏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禀告:“某日立夏,大德在火。”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夏。立夏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接夏的来临。“是月也,继长增高,无有坏隳(huī)。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古人认为立夏这个月,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不要让它们毁坏。不要兴动土木工程,不要征发百姓,不要砍伐大树。

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古人的立秋有哪些讲究?《吕氏春秋》记载:“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坿墙垣,补城郭。”立秋时节,农民要进献五谷。天子尝食新收获的谷物,首先要奉献给祖庙。同时命令百官要百姓收敛谷物,修缮堤坝,仔细检查水道有无堵塞,以防备大水为害;还要修葺宫室,加高院墙,修补城郭。

《吕氏春秋》对“秋分”的表述同“春分”一样,仍为“日夜分”。“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始收声,蛰虫俯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秋分时节,日夜的时间相等,雷声渐渐消逝,蛰伏的动物藏在洞口。阴气渐渐旺盛,阳气日渐衰微,水开始干涸。

冬天万物闭藏,《吕氏春秋》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在冬天收敛聚餐,祈求来年丰收。“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立冬的时候,天子开始穿皮衣。命令主管官吏说:“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之气不能相通,封闭而形成冬天。”命令百官谨慎对待仓廪府库之事。命令司徒去各地巡视积聚的情况,不得有没积聚的谷物。

“二分”和“四立”几个节气在《吕氏春秋》中都有着特定的安排,每一处都体现出古人的智慧,顺应天时,依照自然规律,遵行不怠。

《礼记》描述的节气万象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对“二分”“四立”的提法一模一样,都是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这是《礼记·月令》对立春时节的描述,既有包含天象,又有万物的模样。孟春的月份(孟春指春天的第一个月份即正月),太阳的位置在飞马座附近,黄昏时可以看见参星在南方天中。东风吹散了严寒,冬眠的蛰虫开始在土穴里活动,沉潜在水底的鱼儿游到了水上的薄冰下面。獭有了鱼可吃,而鸿雁亦随着暖风北来了。一派万物春归的景象跃然纸上。

“始雨水,桃始华,鸧鹒鸣,鹰化为鸠。”春分时节,有了雨水,桃李开花,黄鹂啭声,鹰鸟变形为布谷鸟。这就是《礼记·月令》中“立春”和“春分”时春天的样子,与今天是否一样呢?

夏天来了,“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是月也,天子始希(chī)。命野虞,岀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立夏时节,青蛙鸣叫,蚯蚓破土而出,土瓜开始出苗,苦菜长大。天子开始换上夏季的衣服。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员到各处田地上,代表天子慰劳农民勉励其努力生产,不可错过农作的季节。又命司徒到处巡视,使各地的农官认真指导,不要停留在城市里。

立秋和秋分是一年中重要的时节。自然界中正如《礼记·月令》所述先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接着“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将早秋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中的秋寒景象,夜晚秋雨刚停住,蝉儿叫声凄厉而急迫。

“四立”最后一个节气立冬到来时,《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表示在冬天到来的第一个月,太阳的位置在尾宿星,黄昏时刻的尾宿出现在南方中天。这时的自然界“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告诉我们,立冬后,水开始结冰了,大地开始封冻,山鸡钻入水中变成大蛤。天空中的彩虹也消失不再出现。

这里面的“雉入大水为蜃”的记载其实是古人的错误认识,山鸡进入水中是不可能成为大蛤的,这是古人缺乏科学知识而产生的误解,不过这处错误2000多年来一直没人去纠正,而是随着典籍一直流传至今。

《礼记·月令》记载了古时节气来临万物的模样,比照古今,从中我们能找到许多共同之处,自然界的规律亘古不变,古人依据天象测定的节气因而沿用至今,遗惠千秋百代,泽被后人。今天,我们研究典籍,了解节气,再次体会到笔墨纸间的余香,心中对先人的敬佩之义难自禁。

冬至点准确测定是产生二十四节气的基础,尽管《吕氏春秋》和《礼记》都清晰记载了八个节气——立春、春分(日夜分)、立夏、夏至(日长至)、立秋、秋分(日夜分)、立冬、冬至(日短至),似乎把两冬至之间的时日二十四等分之,就可以得出二十四节气,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主干,它离二十四节气的完整出炉,至少还要等上100年。

书目: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吕氏春秋》编纂完成。《吕氏春秋》可谓秦国的治国方略,是适应秦国统一天下的需要而出现的。

《吕氏春秋》结构体系完备,这在先秦著作中是绝无仅有的。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纪、览、论。“纪”按春、夏、秋、冬,把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纪,如春季分为三纪,孟春、仲春、季春。里面详尽记载了二十四节气里的“二分”“四立”。在十二纪中完整地记载每月太阳、月亮所在的位次,以及与之相应的物候特征、节气的原始形态等。

现在所能见到的《吕氏春秋》最早版本是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68年)的刻本。今天通行的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毕沅注疏的版本,这也是本文参考采用的底本。

《礼记》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位于四书五经之列。《礼记》成书较晚,今天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东汉末年由经学大师郑玄编注而成的《礼记》版本,被学者称为郑注《礼记》,是最早的版本。在此之前,《礼记》的内容多是单独成篇流传于世,终由郑玄选编成书。

郑注《礼记》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唐初,孔颖达等厘定历代典籍编成《五经正义》,其中包括《礼记》一书。孔颖达版本的《礼记》和郑注《礼记》在南宋初年被合成为一部《礼记》,这部《礼记》由此成为后世各式版本《礼记》的母本。

《礼记》的包容量极大,涉及了上古至秦汉文化的各个领域,可称是一部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