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盛赞总台出品首部故事片 电影《跨过鸭绿江》首映引热议

从40集电视剧到154分钟电影,从此前上映的不同侧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电影作品,到如今全景式把握抗美援朝战争所蕴含的重大历史、重大决策、巨大牺牲、伟大胜利,电影《跨过鸭绿江》引发了学者、评论家的热切关注、一致盛赞。

连日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口碑不断发酵。在专家们看来,该片的信史笔法、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风格、史诗风范等特质,让影片堪称“国家史诗”,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部高峰之作。电影《跨过鸭绿江》的公映乃至今后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必将引领广大观众深刻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对进一步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殊意义。

连日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口碑不断发酵。在专家们看来,该片的信史笔法、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风格、史诗风范等特质,让影片堪称“国家史诗”,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一部高峰之作。

以信史之笔,写“国之大者,上下一心”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同时又是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是电影《跨过鸭绿江》创作的根本之源。主创团队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借助想象和艺术审美的思维从浩如海的文献资料里跳脱出来,用电影语言这种特殊的“史笔”,艺术地再现了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如此定义影片《跨过鸭绿江》在中国影史的位置——第一部将纪实、全景式、传记和心灵汇为一体去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它有突出的纪实风格,尝试以全景再现战争奇观;它还是传记的,以彭德怀司令员为主视角去透视战争中人的境况,尤以“心灵辩证法”的笔触去摹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产生出直指灵魂深层的强劲力道,表明国产战争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迈出了新的有力步伐。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用“实名制”形象地突出影片对于历史真实的尊重,称其“篇简而体大,笔略而虑周,实录笔法尤为值得肯定”。爬梳以往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创作者们通常以虚拟的角色以小见大,《上甘岭》中的张忠发,《英雄儿女》里的王成、王芳,《打击侵略者》中的丁大勇,乃至《金刚川》里的张飞,《长津湖》中的伍千里、伍万里等角色,在人物塑造上,都是由原型人物加以改编以虚构姓名入戏的。同时,敌方角色姓名、格也尽多虚构。但在《跨过鸭绿江》里,虽我方详而敌方略,但双方出场角色的身份字幕不绝如缕、历历在目。赵彤认为,正是在如此信史笔法中,《跨过鸭绿江》为观众展现了中国人民为这场“立国之战”众志成城的恢弘画卷。片中不仅展现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还深情致敬了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让人信服地写出了“国之大者,上下一心”。

影片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不仅是文艺评论家们的一致感受,同样得到军事专家的高度认可。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军史专家刘波说:“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颇为硬核的战争片,故事走向、历史事件、领袖人物和相关的重要形象都本着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都堪称精品力作。”

塑造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以人写史、史中觅诗

154分钟浓缩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事,如此强度、密度和浓度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见。影片却并非铺直叙地拍纪实片,整个故事既有宏阔的视野,也不乏人物细腻的情感,开合有度、颇具戏剧张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等艺术形象的感人塑造,得到了专家们的交口称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看来,电影选择彭德怀的视角,无疑是明智之选。因为彭德怀是贯穿抗美援朝的核心人物:通过彭德怀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关系,精准展示了作出抗美援朝伟大决策的艰难过程;通过彭老总与邓华、洪学智、韩先楚、梁兴初、曾泽生和黄继光、邱少云等将士的关系,刻画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群像;通过彭德怀与毛岸英的关系,催人泪下地刻画出他和毛泽东的深厚情谊、宽广胸怀和人文情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也持相同观点。他说:“影片对彭德怀司令员的塑造非常成功,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铁原阻击战,63军以9000人的兵力掩护大部队撤退,彭德怀以军礼致敬“军容不整”的战士们;50军拼到最后也不喊苦,彭德怀为他们心痛落泪;彭德怀对梁兴初,从最初的矛盾和冲突,到最后他发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的电文……凡此种种,都为观众呈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雄韬武略之外的人文温度、人之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周星表示:影片宏观展示抗美援朝的大全景和战略主帅们的运筹帷幄,中观把握各个战役之间大部队的调动布局与敌我双方对峙的惊心动魄,微观体现具体的基层部队将士们的品和精神气质,栩栩如生,令人难忘。《跨过鸭绿江》就是在各个层面的人物共同推进下,以人写史,史中觅诗。

以大历史观,为今天的青年一代提供精神推动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文艺评论家贾磊磊认为,电影《跨过鸭绿江》具有大历史观。“一系列血火交织的镜头中,影片表达了创作者关于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荣辱、社会的强弱兴衰、军队的胜负成败这类重大历史主题的深刻阐述,让人真切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是如此艰苦卓绝、撼天动地。与此同时,影片在铭记历史中,也做到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比如影片中有句台词掷地有声,“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主创团队表示,希望向观众传递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热爱和、不畏强权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念。

又比如让无数人泪奔的片尾: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一一在大银幕上呈现,仿佛一列列出征的士兵向前挺进。每一个番号后面都是千万个儿子、父亲、女儿、母亲、丈夫、妻子、恋人、兄弟姊妹、亲朋好友……无数志愿军将士为了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血战他乡,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共和国70多年的和与尊严。

已散,山河无恙。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当年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多数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认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时,总台以《跨过鸭绿江》带领观众回顾立国之战,就是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今天的大众,尤其是为青年一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