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王安忆对谈余华爆火,那些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通宵排队抢票

原标题:王安忆对谈余华爆火,那些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通宵排队抢票


(资料图)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这几天的上海,春寒料峭。如果出门时不多添几件衣物,扑面而来的大风还会让人感觉有些刺骨。寒冷的天气下,华东师范大学的行政楼前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许多年轻人涌向这里,只为获得“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的一张入场券。(直播录像→)

有同学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同学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还有更多同学连夜排队,甚至把寝室里的被褥拿出来取暖。数据显示,对谈活动的直播仅前一个小时就吸引了16万人在线观看,一个小时后数据又飙升到40万人。

同学们的热情从何而来?这当然源于王安忆和余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他们蜂拥而至,绝不只是为了一睹两位作家的风采。正如王安忆所言,文学创作终究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截取素材,年轻人关心作家和文学,归根结底就是在关心文字背后的现实生活,追寻文学承载的人生意义。

在对谈中余华提到,有一次他和王安忆一起去台湾,在机场时王安忆说了一句“余华你现在的小说让我看到人了”。这件事之所以让余华印象很深,是因为他领悟到,“我之前作品中的人可能更多是以符号的形象出现,而之后的是以人的形象出现。”

确实,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不是观念的集合,不是符号的堆积,而是在关注人的命运,在挖掘生活的价值。阅读文学、热爱文学,绝不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正相反,与文学的亲密接触能够让年轻人从自己的“小世界”里走出来,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感受时代的脉搏、世界的律动。同学们对文学的热情背后,正是年轻人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理想和愿望。

文学和如今的年轻人一样,都在接受时代的冲击。活动现场台上台下的活跃气氛,让“文学已死”的论调不攻自破,但文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文学在当代又有何作为,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得到解答。

王安忆不相信人工智能能代替自己,因为写小说就是写生活,而“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余华也认为人工智能只能“写出中庸的小说,但写不出个性的小说”。两位作家的乐观与幽默不仅讲透了文学创作的特点,也点出了技术时代的本质——技术强调的永远是不出错,但人的使命在于挑战世界的乏味,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不甘平庸。

年轻人热爱文学,正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不愿意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为了一场文学对谈活动连夜排队,目的不是“追星”,不是赶时髦,而是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智慧的交流中寻找方向——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值得追求的。这些年轻人的热情里,燃烧着的正是认真生活、上下求索的人生态度。

王安忆与余华对谈的主题为“现实与传奇”,但两者并非对立的关系,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传奇性。《资治通鉴》和《史记》记录的不过是古代的日常生活,但作品里的大部分故事现在看来就充满了传奇性。正如王安忆所言,“有些东西貌似传奇,但它底下还是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文学里的传奇性是被时间拉长后显示出来的,那么这也意味着,如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必将受到历史和时间的审视。今天的年轻人会不会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不负光阴,有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有没有为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梦想拼尽全力,这些现实生活里看似平常的细节,最终会共同构成被后人记录的当代“传奇”。

王安忆在活动中回忆往事,由衷地感慨作家们一见面就聊文学的时代很美好。其实,那些纯粹的美好、理想的光辉从未消逝,它们已经在寒风中排起的长龙里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