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

原标题: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如何“走出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莫言的多部小说被翻译到国外,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余华的《活着》在韩国大火,还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解密》开启麦家作品海外出版的康庄大道……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那么,当下的中青年作家作品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资料图)

3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青年作家国际传播高研班在成都开班。出版机构代表、国际传播专家、文学版贸经理、汉学家等,为来自全国的几十名作家学员分享文学“走出去”的经验,分享中国文学版权输出的经典案例。作为中国青年作家的中坚力量,茅奖获得者、小说家徐则臣和另外一位实力派小说家阿乙,在高研班上分享了各自的经验、看法和建议。

中国文学作品要“走出去”

在徐则臣看来,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有不小的偶然性,“包括莫言老师、余华老师,他们的作品一开始往外走都是如此”。接着,他分享了一件往事:他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时偶遇一位翻译家,主动表示愿意翻译他的作品。因为聊得很投机,徐则臣将《跑步穿过中关村》一书的英语翻译交给了他。

“对方翻译得非常好,甚至给其他语种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后来,徐则臣在美国时朗诵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台下一位专门教翻译的教授询问译者是谁,他说出了那位翻译家的名字,教授查了半天,直言:“这个人没有名气,但是翻译得真漂亮。祝贺你,遇到了一个天才翻译家。”

正是因为这种偶然性,徐则臣直言:“我觉得目前整个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步子是缓慢的。尽管各位翻译家充满激情,就拿西班牙语来说,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作品总数只占中国引进西班牙语文学的零头,所以,长路漫漫。”

为了让中国文学新生代走向世界的步伐愈加稳健,空间不断拓展,进一步丰富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认知,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文学作品“走出去”也成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课题。

写作者要写自己所思所想

参加本次高研班的很多人都是国内优秀的年轻作家,徐则臣说:“年轻作家需要开眼看世界,但是开眼看世界需要一个途径,所以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块儿学习、探讨这件事。我相信大家肯定有所收获。当然这种收获未必是说,上了研修班,我们的作品就能被翻译成多少种语种走出去。而是这种学习和探讨,对我们自身的创作,对世界文学状况,包括文学的‘走出去’,都会有一个深入的思考。我觉得写作应该是这样的:既要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这次高研班,就给我们一个抬头看天的机会。”

值得强调的是,这个“抬头看天”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文学作品更好“走出去”,就去研究和琢磨海外的读者喜好,然后进行有指向性的写作。徐则臣和阿乙都认为此路不通。徐则臣首先提到写作的个人性,“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共通的体会:刚开始写的时候,觉得整个书房站满了读者。但写着写着,进入自己的世界以后,发现读者一个一个全走了,最后屋里就剩自己一个人了。此外,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你没法在作品里有什么预设,而且一旦预设,目的性过强,你的动作会变形,根本写不好作品”。

对于徐则臣的分享,阿乙完全赞同:“写作者就写自己熟悉的、自己想写的。至于这些作品有没有机会被翻译到国外,首先在于你写得如何,以及出版机构、汉学家对你的作品是否真正有兴趣。”阿乙还给作家同行们提了一个建议:“一定要相信最优秀的版权代理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