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热点:非遗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活了

原标题:

非遗传承人章志峰:(引题)

“茶百戏”活了(主题)


(资料图)

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彬

每逢农历正月,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研究院就会变得愈加繁忙。今年春节前后,这里几乎每天都要迎接专程体验“茶百戏”的游客、本地居民,其中不少是家庭组团前来。

从去年一部热播剧《梦华录》将“茶百戏”带进大众视野,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波接一波的热潮让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格外受关注。章志峰是“茶百戏”的恢复者,也是“茶百戏”融入现代生活的推动者。为此,他已奋斗了40年。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茶戏等,始于唐而盛于宋,是以研膏茶为原料,将研膏茶碾细成粉、搅拌形成茶汤的悬浮液,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1983年,当还在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茶叶专业就读的章志峰偶然在古籍中发现了有关茶百戏的介绍时,立刻就被吸引了。但在兴奋之余,一个难题横在眼前:到近代后,这门技艺已濒临失传。

“当时在学校,大部分人都不支持我做相关研究。”章志峰说,因为“茶百戏”是历史文化,与当代茶叶生产技术关系不大,所学无用武之地。面对诸多质疑,还是他导师的一席话令他茅塞顿开:“‘茶百戏’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认知宋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茶专业研究者,探索未知当为己任。”

恢复“茶百戏”,困难一定有,但难度系数还是超出了章志峰的想象:仅收集古籍这第一项工作就花费了10多年。经过大量史料考证初步判断点茶法的研究是重要切入渠道,为了探寻点茶法的遗存,章志峰于1997年和2004年两度赴日留学,学习日本茶道,探明日本如何对中国的点茶法核心特征进行活态传承。经过科学实践,章志峰终于在2005年恢复点茶原料研膏茶加工,并以研膏茶为原料进行了点茶和“茶百戏”实践。此后进程迅速加快,2008年至2009年完成抢救性恢复“茶百戏”。2010年10月,“茶百戏”正式列入福建省武夷山市级非遗项目。2017年茶百戏被列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如今,“茶百戏”已活态传承于民间。

主人将茶汤晃动并转一圈,一个福字就转到客人正面,就是献茶礼仪。宋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点茶为文人墨客和大众所推崇。“茶是古人休闲娱乐、待客访友、寄托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茶百戏’因而成为生活艺术化的写照,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兴致高昂。

“茶百戏”可以很好地融入点茶、斗茶的各项活动中。陆游有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写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宋徽宗在其《文会图》中则表现了他和大臣用“茶百戏”消遣娱乐的场景。在当代,“茶百戏”在节庆和各种主题活动中毫不违和,其体现的待客之道十分妥帖,更易得到理解和认同。

“茶百戏”将茶从饮品上升为艺术,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古人对点茶和“茶百戏”的工具进行了人格化,将每件工具冠以姓、名、号,赋予独特思想内涵,实际每种工具对应的是人的品格,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如茶筅姓竺、名副帅、号雪涛公子;茶磨姓石、名转运、号香屋隐君等。再如古人对茶碾的品格描述为“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形容其品格刚正不阿,俨然就像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作为非遗传承人,当坚守本真,矢志不渝。对于体验者,亦能体会做事要有恒心、志当存高远的道理。我们认识和了解‘茶百戏’的过程,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章志峰说。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饮茶和以茶为礼自宋代就已成为习俗。近年来,章志峰在“茶百戏”的普及推广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注重传统节日期间推动“茶百戏”的正确传播。

“‘茶百戏’不是拉花,它能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面对一些人误认为“茶百戏”像咖啡拉花一样,是用不同颜色叠加作画形成的,章志峰不厌其烦地解释。在他看来,要让公众正确认识“茶百戏”用清水就能作画这一独特文化基因,才能领会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百戏’传达的是一种美好体验,一种爱生活、懂生活、富于品味的情志。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更需要学会一张一弛、忙中取乐。”章志峰还在继续努力,他将目光投向青年群体,希望“茶百戏”进入大学课堂,让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和传播。

关键词: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