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头条!古老中国故事 当代打开方式


(资料图片)

原标题:古老中国故事 当代打开方式(主题)

上海大剧院探索“东方舞台美学”之路(副题)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从2019年全新昆曲《浮生六记》,到昆曲“重逢《牡丹亭》”,再到即将于11月4日亮相的舞剧《白蛇》……上海大剧院近年来制作推出的新品聚焦同一个关键词——“东方舞台美学”。何为“东方舞台美学”?在日前举行的舞剧《白蛇》发布会上,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解释道:“开拓传统题材的当代表达,以契合当下观众的思想和审美,让熟悉的中国故事焕发全新的光彩。”

开拓传统题材的当代表达,将演绎无数次的经典挖掘出新的涵义,这并非易事,却是上海大剧院必须要做的事。经典的长盛不衰,秘诀并非“一成不变”,而恰恰需要反复解读、多视角、多维度地挖掘,让它得以流传并在不同时代留下鲜明的足迹。“东方舞台美学”品牌的核心理念便是“传统制法、当代审美”。

2019年,全新昆曲《浮生六记》带给观众的惊喜超出戏剧本身,人们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水磨腔,看到了演员细腻入微的表演,而更为赏心悦目的是表演镶嵌于舞美之中、声光电影融为一体的东方美学的呈现。传统镜框式舞台内,一袭幕帘如梦似幻,光影明灭间,沈复笔下文人们可遇不可求的岁月静好如同一幅画卷缓缓铺陈。这份返璞归真点醒了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疲于奔命渐渐迷失的人,莫要在追求生活的路上丢失了生活本身。

时隔三年,“重逢《牡丹亭》”对于《牡丹亭》的拆解重构,则更侧重于文本内涵的思索。上下两层盗梦空间似的舞台,镜面反射的庭院呈现,明艳和水墨两种色彩体系的戏服设置,都为服务于折叠时空中双梦合一的构想。究竟柳梦梅入了杜丽娘的梦,还是杜丽娘入了柳梦梅的梦,重新梳理时间线和梦境的交融让《牡丹亭》读出新意思,引得不少新老戏迷纷纷“考古”,还有多少未解的隐藏线索?

同样,即将亮相的舞剧《白蛇》也吊着观众的胃口:“白蛇”“青蛇”合二为一了?明明是两个演员、两种舞种,要怎么展现“两面一体”?观众期待着答案,创作者则期待着观众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