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看热讯:话剧《英雄儿女》拿什么去打动观众:写意之下写实 电影融入舞台

原标题:写意之下写实 电影融入舞台(主题)

话剧《英雄儿女》拿什么去打动观众(副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剧场,是城市的英雄;上海,是英雄的城市——前一句话,出自著名导演陈薪伊,点出了剧场的建筑以及剧场内的演出,是城市精神以及城市软硬实力的象征;后一句话,出自话剧《英雄儿女》的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话题,无论是抗美援朝抑或其他历史阶段,上海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这两句话,成为昨天在上海话剧中心举行的话剧《英雄儿女》专家研讨会的主题。专家由该剧涉及的一对对看似矛盾,实则融合的创作关系,分析了该剧为何感人。

写意与写实

与会的文艺评论家中有不少曾经参过军,或者父辈参加过抗美援朝,大家能看出舞台上哪一位穿军装的演员“敬礼姿势最标准”。事实上,舞台上也的确有部队转业的演员。排练《英雄儿女》把话剧中心的青年演员都锤炼成一个个军姿军容像模像样的“兵”。文艺评论家李守成看出了该剧的“纯粹感”,“对于今天的青年有一种灵魂洗礼”。

著名编剧罗怀臻表示:“该剧的基调应该是写意下的写实:整体框架是戏剧的、艺术的,但是具体细节一定要真实可信。”哪怕是作为小道具的茶缸,也应该是前天本报刊登的志愿军老战士拿来的茶缸——白底、蓝色花纹,上有红字的那一款。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建议,当全剧高光时刻——王成在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话时,背景音乐、音效要暂停,对于王成,这一刻应该只听得到自己的高呼,也要让观众感受到王成视角;且越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越是要凸显英雄的满腔激情。此时,背景声效应该“无声胜有声”。

电影与戏剧

有电影《英雄儿女》、巴金小说《团圆》在先,话剧《英雄儿女》不仅要汲取电影、小说的精华,还应在舞台上适度融入影像——但要把电影手法融入戏剧舞台,而不是单纯地以影像替代戏剧叙事。

文艺评论家方家骏认为,“电影和小说提供了经典文艺元素和两代人的历史记忆”。上戏副教授郭晨子表示在吸引青年人进剧场之际,影像倒也是他们更为熟悉的媒介,但在话剧中融入影像,更需要创新的样式。剧中,王成牺牲后王芳回忆哥哥的影像,是王成全脸特写一帧一帧从他俩重逢至王成受重伤、绑上绑带后的表情,既符合王芳内心又具有情感堆叠与冲击。这一段影像的运用艺术性较高。

电影中还有一些感人画面也可以搬上舞台,还可以适当增加朝鲜文化元素。上海戏剧家协会顾问刘文国说:“我看了七八遍电影,当年电影演员刘尚娴学长鼓舞学了一个月、京韵大鼓也学了一个月……鼓声,能在战场上鼓舞人心。”

戏剧与城市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该剧在保持写意下的写实风格之际,可以诗意地融入上海城市象征元素,例如黄浦江的流水、黄浦江的月光。文艺评论家吴孝明说:“多年前在安福路的那一头,巴金写了《团圆》;多年后在安福路的这一头,话剧中心排演了《英雄儿女》,形成了时空交融。”观众在电影《英雄儿女》的氛围中长大,因而对于革命精神有着集体回忆,对这座城市有集体回忆,对这个国家有集体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