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焦点:87张老照片再现志愿军英雄壮举

原标题:“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开展(引题) 

87张老照片再现志愿军英雄壮举(主题)

辽宁日报记者 商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核心提示

10月14日,抗美援朝纪念馆特别举办“血战上甘岭——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以87张老照片和9件馆藏文物照,回顾这场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战役。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打退敌军进攻600余次,歼敌2.5万人,成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次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所形成的上甘岭精神,传承至今。

卫生员从石缝接水给伤员喝

“一条大河波浪宽……”电影《上甘岭》里卫生员在坑道里唱起的这首《我的祖国》,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家乡的无限热爱和英雄气概。此次“纪念上甘岭战役70周年专题展”共制作62块展板,从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3个方面,翔实地再现了志愿军各部队在上甘岭战役中英勇作战的生动画面。

上甘岭战役的中心战场位于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以南的两个高地,东面是537.7高地北山,西面是597.9高地,两个高地中间便是以它的名字为战役命名的小村庄——上甘岭。上甘岭阵地直接控制金化至金城的公路和敌军东线与中线的连接点,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两军必争之地。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从最初以连为单位的小型战斗逐步升级,发展成为大规模战役,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兵力6万余人,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动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平均每天发射炮弹2.4万发,投掷重磅炸弹5000余枚,炮火密集程度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单位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战后,两个高地的山头被削低了2米,山上的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

战役初期,双方展开拉锯战,当大部分表面阵地被敌军夺去后,两个高地的志愿军全部转入坑道坚守。敌军使出轰炸、爆破、放毒、熏烧、堵塞、封锁等手段,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面临严重缺水、缺粮、缺弹药,生活和作战环境极为艰苦。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就复原了著名的“一个苹果”的故事场景,当年在坑道里,8位志愿军战士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互相关爱,谁也舍不得吃仅有的一个苹果,转了两圈才分吃完。

此次展览收集了多张反映志愿军坑道作战的珍贵照片,如坚守坑道的志愿军在夜晚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卫生员将石缝里流出来的水一滴滴接下来给伤员喝;战士们在坑道里研究防御敌人投掷毒气弹的方法等鲜活生动的场面。

“这些老照片,很多出自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地记者孟昭瑞。” 展览策展人关小宇告诉记者,孟昭瑞同一线作战部队战士一样,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前行。在上甘岭阵地上,孟昭瑞与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战斗”在一起,在敌人的封锁线上“生活”,用镜头定格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

炮兵在夜间猛烈轰击敌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共投入各类火炮约500门,发射炮弹35万余发,火炮的密度和发射的炮弹均创造了志愿军参战以来的最高纪录,战役中所杀伤的敌人,一半是炮兵的功劳,而高射炮兵更是击落击伤美机300余架。志愿军炮兵的神勇作战,有效地压制了敌军的炮火攻击和空中力量。

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面对敌军的猛烈炮火,火炮的使用便受到志愿军各级指挥员的重视。关小宇研究发现,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步炮协同已相当默契。在战役后期,志愿军成立了以炮7师师长颜伏为司令员的前方炮兵指挥所,集中了包括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迫击炮292门等,所有能调集的火炮都集结到上甘岭阵地,战斗中侧重发挥各类型炮的优势和威力,组成前后远近不同的组合,以“少、小、近”的劣势,与对手“多、大、远”的炮火斗智斗勇,取得了重大的战役成果。

这次专题展收集了大量不同视角的历史照片,再现了战场上炮兵的机智果敢:有炮兵前方指挥所指挥员研究作战方案;有志愿军炮兵观察所为炮兵指示准确目标;有英勇的志愿军炮兵在夜间猛烈轰击敌人等。

“高射炮兵的参战不仅使敌机不敢低空肆意活动,而且保障了弹药和作战物资的运送。”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高射炮部队与地面炮兵的相互保障,使损失降到最小——山上的高射炮让敌军不能轻易接近志愿军前沿阵地,从而保障了地面炮兵的安全;地面炮兵压制其火炮,也使高射炮的安全得到保证,这样大大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使上甘岭战役成为志愿军阵地作战时期的转折点。

上甘岭战役中英雄辈出,涌现了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孙占元,以及易才学等36名二级战斗英雄……在异常艰苦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凭借团结战斗、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打出了抗美援朝战争分水岭式的一战,打出了上甘岭精神。

如今,抗美援朝的硝烟散去,70年斗转星移,英雄们坚守的上甘岭犹如一座精神高地,将永远为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