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讯: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原标题:从“影像+解说”的纪录片到互动真人秀,从文物知识介绍,到全方位揭秘文物幕后故事,文博类综艺推动传统博物馆——(引题)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主题)
(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近年来,文博类综艺节目不断打破传统的“影像+解说”的文化纪录片形式,扩展到互动型真人秀、短视频、直播、小剧场、舞台剧等类型,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节目,从纪实类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到真人秀《上新了·故宫》《中国考古大会》,再到河南卫视推出的一系列有文博元素的节日晚会,越来越多的观众因此关注和喜欢上博物馆文化。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体验大佛贴金、维修古建筑;在首都博物馆,参与纺织品和书画保护工作;在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分馆,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
近期,在真人秀文博节目《博物馆之城》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不同博物馆体验了不同角色,也带领观众了解展品以及博物馆中那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
以形态创新赢得内容突破
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发布信息,正式公布了博物馆的新定义。与此前相比,新定义更加强调博物馆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博物馆功能从“保护文物藏品”延伸到“保护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形态也从传统博物馆的“馆舍天地”,走向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推动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需要文博类综艺节目助力,而节目的“出圈”传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形式的轻松新颖、推陈出新。
在《上新了·故宫》系列节目中,新一代年轻演员带领观众探索故宫历史深处隐藏的记忆,角色的转换带来了节目形态的创新,提升了信息量和专业性的同时,也给节目带来创新点和亮点。该节目也开启了博物馆真人秀的先河。
近期,故宫博物院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的云逛馆节目推出了第二季,节目中,每期短视频都有一位故宫研究人员讲一个故宫相关知识点。大到某座宫殿的历史意义,小到一件器皿的纹饰演变,既有专业性又有趣味性。新一季还在短视频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形式,增强了互动性。
除了“穿越”回历史现场、将文物拟人化等模式外,谈及文博类综艺节目探索真人秀模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表示,在节目中主持人可能成为博物馆的一名保安、员工、清洁工等,从形态上弱化甚至消解主持人角色,同时又可在其他维度扩展了主持人的可能性。
“节目嘉宾从影视明星成为博物馆职工的一员、观众的一员,带出了一种特殊身份表达。”俞虹说。
揭秘文物幕后的故事
区别于平铺直叙式介绍博物馆文物知识,近年来,文博类综艺节目在内容方面日益着力于发掘博物馆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展品的故事、展馆的故事,以及博物馆人的故事。
在这类节目中,文博专家转换身份,从高高在上的“解说者”变成接地气的“领看员”,其他领域演员明星的加盟,也让节目看点十足。
《博物馆之城》总导演景思斯说,在国家动物博物馆门口的有一个大熊猫标本,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从哪里来,但是节目通过讲述和呈现它的故事,让观众知道了它叫良良,来自北京动物园,是全国大熊猫的“功勋爸爸”,对中国熊猫种群的壮大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去博物馆看良良的人络绎不绝,客流量剧增。国家动物博物馆连夜赶制了良良的生平事迹牌放在旁边,让更多人了解它的故事。”景思斯说。
探秘性和新鲜感是文博类综艺节目最大的特点,博物馆未开放的地点、未公开的国宝级文物,以及解密博物馆最新最优的科技手段,博物馆人不为人知的工作细节,都是文博类节目可以挖掘的内容。
在《博物馆之城》中,单霁翔在首都博物馆“成为”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的一员。在纺织品实验室,工作人员展示了一块土黄色、平淡无奇的垫棺被面丝织品,在单霁翔与工作人员的一问一答中,观众才知道这块丝织品,出土保存了六七十年后才有机会得到修复。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图案信息大面积模糊,工作人员尝试了很多种办法后,才找到突破口,并最终实现图案复原。
“如果没有看这些节目,我在博物馆看这件文物时,可能只会觉得很好看,但是并不会想它修复前是什么样子。”文博类综艺节目爱好者曾丽说,通过观看节目,她对文物的价值、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体会到每件展品背后工作人员的智慧和付出的汗水。
文博类综艺节目还应更贴近生活
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183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数量的增多,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越来越多文博类综艺节目的走红,让更多人开始主动走进博物馆。
但仍需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一些文博类综艺节目存在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现象。单霁翔认为,要让文博类综艺节目真正引领大众走向博物馆,除了要创新展呈内容和讲述方式,还应该在内容方面更贴近生活,在传播方面更加开放融合。
有学者表示,一方面文博类综艺节目应该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跟大家见面,唤起年轻人对文物的兴趣,带来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节目应该引导观众沉浸式、全方位、多角度体验博物馆的魅力和能量,激发其对文博工作和文物保护的浓厚兴趣,使博物馆文化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中。
《国际博物馆》杂志中文版主编张遇认为,在传播方面,除了在利用好各类媒体,博物馆本身也应该主动发挥作用,对文博类综艺节目进行二次加工,生成短视频,在馆内的新媒体平台、展示屏等渠道播放。
“在内容方面,节目应该更多地站在观众角度,回答一些普及型问题,例如博物馆这么冷,为什么博物馆不能带饮料和食物,为什么有的展区灯光特别暗……让观众对博物馆产生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张遇说,节目还可以考虑邀请普通观众、博物馆志愿者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让节目真正具有普通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