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报资讯】博物馆研究员刘兴亮:让三峡题刻瑰宝“活在当下”
原标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博物馆研究员刘兴亮:让三峡题刻瑰宝“活在当下”
新华社重庆8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恩黎
一间斗室、三尺书桌,到处都是书和资料……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办公室内逼仄且有些许闷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研究员刘兴亮一如既往安静地伏案工作着。
刘兴亮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研究部副主任。出生甘肃张掖的他既有文博工作者的内敛,也透着西北汉子的质朴和豪爽。他于2012年进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就职,专注三峡地区题刻文化的研究。
刘兴亮在办公室查阅资料(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恩黎 摄
初到重庆,刘兴亮接到的第一个课题项目便是对白鹤梁题刻进行研究。对于长期研究宋史的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又陌生的领域,凭借西北汉子敢想敢做的冲劲儿,他一头扎进了题刻的研究中。
“查阅资料时发现,一手资料很少,且缺乏学术支撑,有的还是文字嫁接。”长期学史的刘兴亮认为,学术研究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一手的资料。此后,他便以白鹤梁为重心,多次赴长江沿线区域开展题刻拓制、测量和调查,力求取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长江江津段对“莲花石”开展拓制的工作,是刘兴亮最难忘的一次实地考察。
“那块‘莲花石’地处江心,潮水起落频繁、石缝间渗水不断。”刘兴亮说,干燥的环境对拓片的收集至关重要,他们多次在退潮时抓紧擦干石面,但一个浪头就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经过两天数十次的反复努力,刘兴亮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对“莲花石”题刻的拓印。这次的经历是多年深入一线的一个缩影,十年来,他们收集、拓制整理了3000余段题刻拓片,足迹遍布三峡库区的巫山、万州、巫溪等14个区县,为完善三峡题刻知识谱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补充。
“做研究贵在‘勤’,既要勤于跑现场,也要勤于动笔头。”谈到自己的工作诀窍,刘兴亮说,只有“勤”才能在具体研究中见微知著,将零碎的思路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得益于十年如一日的勤与恒,刘兴亮取得颇丰的成果: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白鹤梁题刻整理与研究》《巴渝石刻文献两种合校》等5种学术著作;成为第二批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刘兴亮在办公室内整理前期拓制的题刻(8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恩黎 摄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近年来刘兴亮除了对题刻的深入研究,也在探索对其进行“活化”。
“参与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我发现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是申遗标准的重要一环。”刘兴亮说,越是严谨的学术成果,越是要“接地气”地普及和转化。
为实现题刻文化通俗化的呈现,刘兴亮与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冯元章展开合作,制作以三峡题刻为主题的民俗故事绘本。
“有时一个故事的画风都要修改十几次。”冯元章说,刘兴亮对每个创作细节都有着严苛要求,力求精益求精。
《黄庭坚涪陵险避污谤》《欧阳修的三峡足迹》《莲花诗刻镌贞情》……通过两人对学术研究的文艺再创作,一个个镌刻在岩石上的题刻,成为鲜活的民俗故事,跃然纸上。
“三峡题刻是长江流域的文化瑰宝,应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让它‘活在当下’。”刘兴亮表示,未来他将继续投身题刻的研究与“活化”,让以三峡题刻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