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头条:用建筑的语言致敬父亲和建设者
用建筑的语言致敬父亲和建设者(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资料图)
在刚刚结束的毕业季,广东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学生黄建亿不仅收获了毕业证书,还凭借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筑魂》“火”了一把。
他用近1400斤钢筋和铁板,历时3个月,焊成了一座“重量级”雕塑——在钢筋筑成的地基之上,一个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被托起,眼神深邃、表情刚毅。
这个雕塑作品的原型,正是黄建亿的父亲,以及千千万万在工地上发光发热的建设者。
1997年出生的黄建亿老家在广东湛江,家中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父亲今年55岁,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龄”的建筑工人。“父亲是大工,负责砌墙,母亲是小工,帮着搬砖、搬水泥。”从他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海南给人盖房子,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小学五年级时,母亲也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在工地上做工。
此前,一心求学的黄建亿很少有机会去父亲的工地,他只能从父亲手上厚厚的老茧和脸上日渐增多的褶皱里,想象父亲工作时的专注与辛劳。
直到大三时,叔叔在老家盖房子,黄建亿跟着父亲一起帮忙。他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父亲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一股强烈的情绪在心里翻涌,“父亲盖的房子虽不是高楼大厦,却为很多人建成了能遮风避雨的家。不善言辞的父亲一直在默默付出,撑起了我们的家。”
深受触动的黄建亿在大三的铸铜课上,制作了一个表现建筑工人形象的作品,这也成了此次毕设作品的雏形。
在广州美术学院所在的大学城周边,也常能见到建筑工人,创作中的黄建亿总会忍不住凑上去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和他们唠几句家常,并坦诚地告诉他们,“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工人”。
为了表现建筑工人坚毅、刚强的品格,和指导老师商量后,黄建亿选择用钢筋和铁板作为雕塑材料。他跑遍学校周边的废品收购站,淘到了四五百斤钢筋和铁板,又在旧物交易平台购买了1100多斤废旧钢筋。
说起雕塑的过程,黄建亿觉得,“每天就像在工地上干活”。用焊机和切割机驾驭钢筋和铁板,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焊接钢筋时,他不仅要佩戴护目镜,还得经常滴眼药水保护眼睛。长时间面对高温,他的脸也开始脱皮。
雕塑的过程十分繁琐,需要一点点焊接、一块块拼接……焊完雕塑底座时,黄建亿发现还是不够平整,他又花了一周时间拆掉重做。
历时近3个月,这座高2.3米,底座长1.9米、宽1.13米的雕塑完工了,雕塑内部还特别安装了照明装置。“我曾在晚上看到,工地还有建筑工人爬上很高的脚手架在工作”。那些夜晚建筑工地上闪烁的灯光,让黄建亿受到了启发,“沉默的建筑工人,在工地上闪闪发亮”。
作品完成后,黄建亿给它取名为《筑魂》。在创作说明中,他这样写道: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亲是支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工人是基石。我们习惯仰望星空,却忽视脚下沉默的土地;我们歌颂建筑的华美、却忘记建造者的艰辛。我要用建筑的语言来致敬我的父亲和所有建设者们。
黄建亿原生态的雕塑创作现场被师弟随手记录并发布在网络上,立即吸引广泛关注。毕设作品的“走红”,让黄建亿感到有些意外,他认为是作品表达的真挚情感引起了共鸣。
在黄建亿的指导老师、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宏践看来,《筑魂》的“出圈”并不是碰运气。“这个作品受到关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镜头对准了建筑工人群体,去表现他们的精神品质。”陈宏践说,关注一线劳动者、重视劳动教育,这也是学院一直秉承的价值观念。
“这个作品创作的初心是表达对父亲的情感,以此切入,作品把对父亲的情感,发散到对建筑工人、建设者群体的身上,再上升到致敬这个时代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陈宏践告诉记者,人们对这件作品的关注,也是对建设者创造的劳动价值的认同。
黄建亿的父亲也看到了儿子的视频,“父亲只是跟我聊了一些家常,然后一直关心我在焊接时是否受伤。”黄建亿说,语气中还是听出了父亲的开心与自豪,他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找到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报答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