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清代宫廷服饰,怎一个美字了得
【博览荟】
服饰为古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故宫为明清皇宫,现珍藏服饰类文物约15万件,其中大部分为清代皇家用品。这些服饰材质上乘,种类丰富,不仅可满足帝后朝会、祭祀、出行、节庆、闲居等功能需求,而且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特色。故宫藏清代宫廷服饰之美,以丰富的纹饰、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工艺为特色。
清代宫廷服饰有着丰富的纹饰。如故宫藏乾隆帝所穿“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龙袍,上面不仅绘有金龙、云蝠和海水江崖纹饰,还有集天地、自然万物于一体的“十二章纹”。“十二章纹”至少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就已出现。周朝儒家典籍《尚书》之“益稷”载有帝舜和臣禹的对话,其中有“予(舜)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即舜希望用“十二章纹”的礼服来表达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愿望。
乾隆龙袍的“十二章纹”,内容丰富,纹饰精美。其中,日为绘有金乌(古代神鸟)的太阳形状;月为绘有玉兔、桂树的月亮形状;星用3个小圆圈表示,且用2条直线相连,组成一个星宿;日、月、星三者寓意皇权照临四方。山为群山形状,寓意稳重。龙为两条游龙形状,寓意审时度势。华虫为锦鸡形状,由于锦鸡有美丽的花纹,因而寓意文采。宗彝为古代一对祭祀器物,且器物内有虎和长尾猿造型,寓意忠孝。藻为水草纹,寓意品行高洁。火为火焰形状,寓意光明磊落。粉米为米粒形,寓意考虑百姓生计。黼为斧头形,寓意处事果断。黻类似于亚字形,又犹如两个相背的己字,寓意明辨是非。南宋学者蔡沉所撰《书经集传》之“卷一”,对“十二章纹”的上述寓意有明确记载。
清代宫廷服饰有着绚丽的色彩,且受到了我国传统“五行五色”观念的影响。我国先秦古籍《逸周书》卷三之“小开武解第二十八”,把“五行五色”对应关系归纳为:水—黑色、火—赤色、土—黄色、木—苍(青)色、金—白色。上述5种颜色被称为“正色”。古人基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将正色混合,又形成多种“间色”。宋代学者卫湜所撰《礼记集说》卷七十五,归纳了间色的种类:“间色也,绿、红、紫、碧、骝黄是也”;并解释了间色的来源,如木为青色,土为黄色,木克土,因而绿色(青黄色)就属于间色。清代宫廷服饰色彩非常丰富,不仅有正色、间色,还有基于它们调配的粉红、洋红、杏黄、鹅黄、月白、宝蓝、草绿、湖绿、藕荷、雪青等数十种颜色。
而单件服饰除了主色调外,还巧妙搭配不同颜色。如故宫藏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为清代皇后吉服,用于重大庆典场合。该龙袍面料以红色为主,内衬素纺丝绸为明黄色,接袖为黑色,錾花扣为金色,大襟右衽、马蹄袖、领袖的水纹均为含金边的石青色。龙袍的上衣部分有红色的双喜字,金色的团龙,绿色的火焰,周边有五彩云蝠环绕。龙袍下摆部分的海水江崖纹,其色彩丰富,有明黄色、赭石色、石青色、湖绿色、灰黑色、月白色等,并包含大量的深蓝、品蓝、月白三色渐变,不同色彩之间衔接有序、相互融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华丽之美。
清代宫廷服饰还包含了诸多精美的工艺,缂丝即为其中的典型。缂丝又名“刻丝”,是一种工艺极为复杂的织造法,且织造工具为专用的平纹木机。缂丝以较细的生蚕丝为经线(竖线),柔软的彩色熟蚕丝为纬线(横线)。其工艺基本特点为: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作为本色丝,将图案纹样用墨线绘制在经线上;然后用各色丝线作为纬线,用各种小梭子穿引各色丝线,在绘制的区域内挖织,变一色,换一梭。经线贯穿整个织物的幅面,纬线则仅根据图案纹样与经线交织,并被截断。上述缂丝方法,被称为“通经断纬”法。
缂丝织物正反面纹饰互为镜像,均很精美。织物纹饰与素地结合处,呈现一丝裂痕;不同色线的结合处,有小针孔;上述裂痕和针孔,可产生雕琢镂刻之美感。清代官员陈元龙所撰《格致镜原》卷二十七,亦载有“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缂)丝”,来形容缂丝的视觉效果。缂丝的色彩可灵活调整,织物整体高雅尊贵、美轮美奂,技艺巧夺天工。前述大红色缂丝八团彩云蝠寿金龙纹女棉龙袍,其精美的海水江崖纹、绚丽的八团红彩云金龙纹,均为清代缂丝技艺的运用。
故宫藏清代宫廷服饰之美,映射出我国古代工匠独特的审美艺术,丰富的精神意蕴,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周乾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