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阔论】给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高谈阔论】

冷荞麦

如果将多读、多想分割为两部分,那么,哪一部分重要?

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一般而论,两者都重要,但一定要分出轻重,个人认为,还是多想、多质疑,在阅读生活中更重要。

这里,我之所以斗胆触及这个题目,原因是又遇到了“逼迫”。有后生针对我,书不一定读多,精读几本书,也会收获多多,怼之曰,“人生的迷惑就是因为读得少想得多。”

这句话好像是某个被尊为大师的高人所言。其实,大师的“想得多”所指是什么,本人并不清楚,但就后生的“少想多读”观念,诚以为极不可取。

多读书自然没错,但前提是必须给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倘若仅仅是追求阅读的数量,而不去质疑、去追问——无论是作者所指还是观念导向,也就是尽可能的“想得多”,或者说只是单纯地追求正确的答案和指导,而不是去赋予阅读以意义,我认为阅读就没太大意义。就像那些痴迷于网络小说情节,而没有“想得多”的个体那样,埋头读了数以千万计的字,抬起头来,脑子还是和读之前一模一样,这样的阅读,实在是浪费生命。

反过来,阅读的时候,如果没有满脑子的疑惑,就像《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普面对两极观点时被折腾那样,恐怕“阅读者”自己是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如此这般,读书再多,收获——如果有的话——顶多也就是跟着人流盲目前行而已。

退一步,我们来看看顶级的“阅读者”钱钟书,读书之多让人叹为观止。虽然如此,钱老师却被不少圈里人诟病“没有思想”。是否如此,不是难望其项背的我等可以评判的,但由之可以推想,背后未必不是读得多但“想得不够多”之故。

再来看“读得少”。有不少大师级作家就建议“精读”某些书,而不必在意读了多少部著作。历史上读书卷册数量“不多”的大神级人物也大有其人。比如维特根斯坦,相传他到访苏联时,有著名学府邀请他讲授德国哲学,诸如康德、黑格尔啥的,结果此人居然问邀请方,那都是些什么大神。也就是说,维特老师作为哲学教授,竟然不仅没读过相关的著作,而且连人家是哲学史上的泰斗级大师都不知道,可见读书之少。撇开这个传说,在《天才之于责任》这部维特根斯坦传记中,我们倒是能够看到,维特老师非常沉迷于托尔斯泰的一部小说《哈吉·穆拉特》——可以说是千百次地读。

诚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确是读书爱好者的“人生指南”,但比较起来,我仍旧倾向于“想得多”,除非您放弃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存在,否则,要想有独立人格,有与世俗见识有别的独立判断,您就必须“想得多”,必须去思考、推敲那些旧有的价值体系和判断坐标,尤其是在阅读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