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画廊30春秋领风骚

北京画廊30春秋领风骚(主题)

北京晚报记者 王广燕

画廊是艺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一环,不仅是艺术品交易场所,也承担着发现、培育、推广年轻艺术家市场的功能,更以丰富的艺术活动推动着大众美育。北京一直是中国画廊业的风向标,拥有内地数量最多、品质最精、交易最活跃的当代艺术画廊。它们不但参与构建起北京繁荣的艺术市场,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引领和推动着当代艺术创作、创新和收藏。从几十平方米的四合院,到近千平方米的国际化画廊……三十年的风雨洗礼中,一批先行者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多位画廊资深从业者,他们的故事也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下,无数奋斗者的缩影。

1992年,灿艺术中心前身“世纪艺苑”画廊在日坛公园具服殿的内景。这里是当时国内重要的当代艺术聚集地。灿艺术中心供图

2021年,位于798艺术区内的灿艺术中心度过了三十岁生日。灿艺术中心供图

2010年的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内景。程昕东供图

位于798艺术区内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如今保持着活跃的艺术展览活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供图

起于“草莽”之间

酒店大堂四合院里诞生雏形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仅有少数人以经纪人的身份帮助外国人买中国艺术品。学英语专业的李剑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外企工作,认识一些外国朋友,所以不少艺术家们拜托他帮忙卖画。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鲜有展示的机会,他们期盼着作品能让更多人看到,并获得市场的认可。

因为李剑光帮忙卖掉了不少作品,艺术家们鼓动他办展览,于是他尝试在外国人聚集的国贸中心一期做展览。“做了两三回展览后,我想如果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大家来找我看画就更方便了。” 1991年,他在国贸旁边的京伦饭店一层商务部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成立“世纪艺苑”,这也是国内最早经营和推广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专业画廊之一。

在京伦饭店经营画廊一年后,李剑光感到不满足,开始寻找更加理想的空间。“毕竟是在酒店里面,空间有限,不具备很好的办展条件。”很快他在日坛公园内找到了心目中最佳的画廊栖息地,古朴的具服殿与其中的艺术作品相得益彰,“世纪艺苑”成为国内重要的当代艺术聚集地。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法国留学的小伙儿程昕东偶然进入法兰西画廊工作,开始进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主流圈,了解国际画廊的模式。“法国当代艺术市场拥有成熟的产业,相比之下中国只有零星的探索。”他并没有马上建立自己的画廊,而是策划了大量国际展览活动。

经过在国际画廊约十年的积累与沉淀,程昕东在东城区东堂子胡同35号的四合院里成立了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就在当时程昕东的家里,只有60多平方米。“那时北京的画廊都处在草创阶段,没有专业的艺术空间,办展览的地点往往是在酒店大堂、音乐厅大堂甚至地下室等。”在一个个“草莽之地”,画廊的雏形在逐渐孕育。

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没有卖出去一张画”

一家画廊的运营,仅有理想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林松对此深有体会。1993年,林松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找到了一份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不久,他决心辞掉这个“铁饭碗”,追寻自己的当代艺术梦想。

林松的第一个创业尝试是北京翰墨艺术中心,它位于王府井的一座老式建筑,距离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只有一街之隔。这也是林松后来创办世纪翰墨画廊的雏形。回望当初的历程,林松说,翰墨艺术中心是一座具有实验性质的空中楼阁。“它没有任何的商业色彩,我们当时没有卖出去过一张画,也不知道卖给谁。”

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完善的商业模式,翰墨艺术中心仅存续了一年多。但是在这一阶段,翰墨艺术中心却举办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如徐冰、赵半狄的展览。“翰墨艺术中心代表着我们的理想,这里汇聚了大量艺术家,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它的命运让我意识到,一个艺术机构只有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才能发展壮大,更好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1997年,林松正式创办了世纪翰墨画廊,这是中国最早的画廊之一。画廊坚持学术性、当代性、专业性,是内地最早遵从国际惯例推行签约代理制的画廊。“这在画廊界有着开创性的意义,后来很多画廊的代理合同都参考了我们的经验。画廊不再只是展示、销售作品的画店,而是与艺术家长期合作、共同成长。”

原本林松只求覆盖每个月的成本,没成想画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都盈利。“画廊最初才150平方米,后来变成了200多平方米。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每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一两万元,和外企高管差不多。”画廊成功地推出了夏俊娜、季大纯、闫博、章剑等著名青年油画家,被业界誉为“青年艺术家的梦工厂”。在林松看来,当时的中国画廊业在慢慢成长起来,蓄势待发。

寒夜里的坚守

最难时期用副业养活画廊

整个上世纪90年代,李剑光的世纪艺苑是北京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之一。李剑光与靳尚谊、杨飞云、刘小东等顶尖的学院艺术家合作,策划并举办了许多在学术上受到广泛称赞的大展。然而当时的国内艺术市场毕竟太小,好作品常常无人问津,李剑光不愿低价售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充满理想的他也曾被现实逼得一筹莫展。“连续三个月不开张也不稀奇。”

当时的许多画廊主陆续黯然退场,李剑光却一直坚持。上世纪90年代末,李剑光开辟了古家具经营的生路,本想贴补画廊,却幸运地赶上了古家具市场的黄金时期,通过“两条腿走路”熬过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低谷。直到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李剑光不再经营古家具,继续专注于画廊的发展。

2007年,李剑光的画廊搬进了798艺术区,并改名为“灿艺术”。次年,金融危机无情地击碎了市场泡沫,收藏者再度聚焦曾被冷落的写实绘画。凭借在写实作品领域的深厚积淀,灿艺术画廊逆流而上。“市场变化起起伏伏,做画廊绝不能忽略学术,一味迎合市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态度,也是必须要坚守的底线。”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画廊行业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国际画廊也纷纷进驻中国,对本土画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林松一度感到迷茫,“无论是从品牌、资本,还是对艺术家的推广运营,你很难跟国外老牌画廊抗衡。中国画廊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世纪翰墨画廊关掉了实体空间,但合作项目依然继续。

2012年左右,艺术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在市场更迭中,有人选择了退出,但夏季风却在这时正式将非营利机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转型为商业画廊。机构更名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成为798园区内规模最大的画廊之一。“我相信中国的经济前景向好,而且艺术市场规模巨大,困难都是暂时的。”

走过市场起落

生命力和影响力首屈一指

2011年,经业务主管单位原北京市文化局审查同意,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登记,北京画廊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画廊行业协会。协会在行业与政府间、国内行业与国际间构筑了一座桥梁。次年,由北京画廊协会主办的首届北京画廊周开幕,短短几天内几十场艺术展览遍布全市艺术要地,为城市注入浓郁的艺术气息。

程昕东担任了北京画廊协会的创始会长。过去三十年来,作为中国第一代艺术经纪人、第一代画廊主,同时又是国际策展人,他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世界艺术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画廊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草莽、非专业到具有国际水平的飞跃。北京画廊无论是行业规模、生命力和影响力,都在全国首屈一指。”

从四合院里起步的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先后在北京开办了三处空间,后来在798艺术区合并为一个800多平方米的超大空间。而夏季风执掌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正探索扩展为国际化大画廊,“我们计划当疫情在全球得到有效控制后,在国内重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也可能拓展在国外发展的脚步。”

近两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并没有打断画廊业前行的步伐,据ArtPro联合北京画廊协会发布的《2020北京画廊报告》统计,近两年由画廊举办的展览规模和数量虽有所下降,但是北京由于控制疫情的成果,画廊展览数量和规模相对稳定且有增长,六成画廊当年实现了盈利。

“这两三年,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积极向好,本土市场成长迅速,目前最大的收藏和消费市场就来自中国本土。”林松说道。李剑光也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审美趣味的提升,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有信心灿艺术还能至少再开三十年,“未来中国当代艺术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