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文物“家底” 保护石窟寺资源
摸清文物“家底” 保护石窟寺资源(主题)
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国家文物局日前公示文物系统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通报表扬名单,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评为先进单位,市文物局邵波、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刘健、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刘福宁三位同志获评先进个人。
天津市石窟寺资源极具地方特色,除摩崖石刻佛造像为浮雕外,其余均采用线刻方式,以寺庙为中心,以山石为依托,以类似绘画白描的线刻手法营造佛教造像,实为国内罕见。其中一些造像为国内其他石窟、摩崖造像中所不见,极具典型性,为石窟寺造像考古增添了新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天津市石窟寺专项调查是由天津市文物局统一领导,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负责,蓟州区文物局、蓟州区旅游服务中心、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助配合开展的专项调查工作。该项工作于2020年末启动,成立由市文物局领导的天津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小组。田野阶段工作历时近四个月,调查小组顶风冒雪深入我市北部山区,依照文物线索进行细致搜索探查,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信息档案,最终为我市石窟寺造像文物摸清“家底”,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调查共核查石刻、题刻线索150余处,认定6处石刻造像与摩崖造像地点。其中3处为复查,3处为新发现。调查造像石147块,发现线刻造像590尊,摩崖造像1处,造像3尊,总计593尊,完成调查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专项调查共完成调查报告7份,约10.5万字;完成测绘图纸100余张;完成照片4000余张。2021年4月,天津市石窟寺专项调查项目通过市文物局组织的检查验收,正式交付国家项目组。
此次调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我市石窟寺的保护状况、系统分析了保护形势、系统梳理了资源形态,为科学制定我市石窟寺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