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彩 七夕去珠村体验“摆七娘”
七夕去珠村体验“摆七娘”(主题)
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实习生 裴承艳 张顺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将至,天河珠村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规模最大的村落。记者了解到,8月17日晚,“七夕天河 出彩广州”2023广州乞巧文化节在中国乞巧第一村——天河珠村正式开幕,多彩活动七天不间断。
其中,珠村各七娘点的“摆七娘”工艺作品是一大亮点。8月16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提前探营珠村元德陈公祠,沉浸式体验独具特色的“摆七娘”及传统广府乞巧习俗的首个仪式——“请仙”。
守正创新,珠村“巧姐”再制精美“巧品”
上午9时许,随着鞭炮声响起,元德陈公祠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香烛上的烟雾徐徐腾升,数名巧姐身着传统汉服,双手合十,闭目默祷,虔诚地完成拜祭古礼,恭请七娘下凡。
“古时男耕女织,乞巧就是乞求仙女赐巧手给我们,可以维持家计。”潘慧君说,她是珠村有名的“巧姐”,也是“天河乞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据了解,旧时乞巧节,珠村姑娘们在家门前或厅堂中摆设八仙桌,摆放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配上古董珍玩、鲜花时果和胭脂红粉,这就是“摆七娘”。如今的乞巧节,巧姐齐聚祠堂,在祠堂内摆设大案台,摆放各种精致手工艺品供人观赏。
潘慧君介绍,“摆七娘”有必不可少的“三件宝”,即七娘盘、鹊桥和珠村牌坊,这也是珠村独有的特色。其中,七娘盘高高悬挂在“远思堂”牌匾下方,上面贴有七娘衣、剪刀、金钗、梳妆镜等用具,寓意向仙女展示巧姐的巧手;“七娘盘”下展现了七仙女与牛郎的鹊桥相会场景,寓意忠贞不渝的爱情;而“珠村牌坊”则代表珠村对乞巧文化的传承。
记者看到,除了“三件宝”,案台上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精美工艺作品,其中既有传统的仙女、花鸟、佳果,也有现代的广州塔、冰墩墩,这些作品,不仅体现出巧姐们的心灵手巧,也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一件龙舟赛乞巧作品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潘慧君介绍,今年终于恢复龙舟赛事,这件作品主要为了展现2023第二届天河区深涌杯龙舟赛中各龙舟队赛龙夺锦、奋勇争先的盛况,也展示出珠村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乞巧作品还实现了废物利用,巧姐们以丰富的感知力和出色的技艺将废弃的布料、塑料、纸张、泡沫网等材料进行剪裁和拼贴,让其重新焕发生机。“只有想不到,没有巧姐做不到。”潘慧君说。作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她将绿色环保风尚和守正创新理念融入乞巧工艺品的创作中,希望带动更多人传承和弘扬珠村乞巧非遗文化。
传承发展,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
乞巧文化传承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传承。
今年70岁的潘慧君,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君姨。从小,她就在母亲和姐姐的引导下接触到珠村的乞巧文化。“小时候懵懵懂懂,在案台边看到用纸、谷、米等原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就觉得好靓啊。”她说,从此她的心里埋下了做手工的种子。后来忙于学业和工作,直到退休后,才终于全身心投入到乞巧工作中。
多年来,潘慧君不断在珠村小学、广州市第十八中学、天河老年大学等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课。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如今的乞巧节,不仅有年长的巧姐,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甚至还有年轻的“巧哥”。
14岁的孙海鹏是一名初二学生,最早是在妈妈的影响下开始参与珠村乞巧活动的。今年元德陈公祠的“摆七娘”中,他参与制作了多个乞巧作品。“做手工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因为很享受这个过程,而且看到成品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孙海鹏说,自己亲身参与后,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17岁的廖俪倩当天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请仙”活动,这也是她第一次亲身参与到乞巧活动中。站在“摆七娘”作品前,她为手工制作的精细程度而深感震撼。“没想到这些作品是纯手工做出来的,觉得挺神奇的。”她表示,未来只要有机会,她愿意继续参与到乞巧活动中来,并让身边更多人了解乞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