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旷野中“笙”声不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舞台就位!灯光就位!乐器就位!演奏人员就位!
(资料图片)
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201演奏厅,民乐系笙专业教授王磊正带着学生排练、打磨、细化即将登台演出的曲目。
王磊与学生们正在排练。受访者供图
令王磊如此重视的,是一场由他和学生自发举办的以笙为主角的“簧管和鸣——笙重奏音乐会”。
毕业季,要举办一场这样的音乐会并不容易,从曲目挑选、人员名单确定、练习磨合,再到精细分工、海报设计、宣传推广等,都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精力,但这并不能浇灭大家的热情。
王磊说:“演奏者需要在舞台上得到实践的检验。过去3年,集体登台演出的机会并不多。今年我们都觉得必须办一场笙教学汇报演奏会,在检验学生们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是一次向公众介绍笙乐器的好机会。”
“提起笙这门乐器,大家总是又熟悉又陌生。”王磊说,“在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寓言故事中都可以找到笙的身影,比如‘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演奏的就是笙。笙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吹奏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笙属于簧片乐器族群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曾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在大众印象里,笙是一门小众乐器。可在民乐舞台上,笙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笙的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在民间管乐齐奏时,笙是重要的和声乐器,既可以调和乐队音色,又可以丰富演奏效果。
“笙最早也被称作‘和’,是一件和声乐器。王磊老师经常对我们讲,‘和’是笙的特色,也是笙的魅力所在。”今年刚考上博士研究生的王一说,“笙表达了祖先对天地间万物共生的愿望,是一件充满哲学智慧的乐器。笙背后的这种文化属性影响着我们每一位笙演奏者的性格,能遇到这样一件乐器,并且将它作为一生的奋斗事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现在的王一提起笙总是满满感激,但她成长为青年笙演奏者的道路却是历经艰辛。王一从小便开始学习笙乐器。为了考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小王一不得不离开爸爸妈妈,到陌生的城市求学。王一说:“因为想爸妈,我自己偷偷坐车跑回家,可还是被爸妈‘无情’地送回来。”
就这样,在不断的坚持下,王一成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之后又进入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现在回想起来,要不是父母当时的坚持,我根本没机会进入这个行业。”王一说,“进入学校后,学习系统的笙乐知识,深入基层实地采风,接触国内顶级的笙演奏家、教育家……在逐步了解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件古老乐器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更令王一惊喜的是,因为笙在乐团中独特的“和声”作用,她常常能够跳脱出来用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与思考音乐。
王一发现“和”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她对人对事的态度,“很多时候我并不想去争当主角,更多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共同去追求一个好结果。”王一笑着说自己好像成了人群中的“笙”。
2019年,王一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中获得职业成年笙专业第一名,职业成年吹管乐组亚军的好成绩,正式踏上了她职业演奏笙的人生道路。
每一个学音乐的人都会经历一段与自己的乐器和解的过程。现在的王一是民乐系研究生辅导员,同时也兼任民乐系党总支研究生支部书记,每次遇到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困惑、钻牛角尖,王一总会向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王一说:“在我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前辈们不仅向我传授了许多技艺,更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影响塑造了我。现在我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老师,我要把学院‘传帮带’的精神发扬下去,去培养更多优秀的笙演奏者。”
王磊说:“作为一名教师,守得住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挖掘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走上笙演奏的道路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侯越与笙的和解也是因为遇到了恩师王磊。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侯越常因自己学习乐器起步晚、基础差而感到自卑,在面对笙时总有紧绷感,他保持着高中时的刻苦劲头,每天第一个到练习室,最后一个离开。
王磊发现侯越的“紧绷感”后,便经常会给侯越“开小灶”。他鼓励侯越不仅要多练,还要多听,学习同一首曲子不同演奏家的表演风格以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另外,王磊还会常常夸赞侯越,让侯越更加自信。
最终,侯越顺利获得民乐系保研资格。现在,侯越是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管打声部首席。侯越说:“当我没有了那股紧绷感后,才发现音乐并非一条狭长的小径,而是一片充满想象力的旷野。未来,我将在这片旷野中去探寻笙乐器的发展方向。”
“就业是学生毕业前的迷茫点。”王磊希望通过自己与学生们的努力,为笙留住更多的人才。除了举办笙重奏音乐会,每年的毕业季王磊都会格外忙碌,与学生交流就业困惑,辅导学生面试,帮学生写推荐信,甚至是亲自到意向就业单位推荐学生……王磊说:“就业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事,学生发展得好,笙乐器的未来才会更好。”
王磊和学生们还经常“走出去”推广笙乐器,他们带着笙走基层,进校园,办各类惠民艺术节。一次,王磊参加进校园活动时,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主题曲改编后用笙演奏,吸引来一大批小朋友。“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的,最好的表达就是面对面的演奏。这些小朋友不就是未来笙演奏的星星之火嘛!”王磊说。
当晚音乐会结束后,听着台下响起的掌声,侯越许下了一个愿望——未来大家提起笙时,想到的不再只有“滥竽充数”的故事。当被问到这个愿望还有多久可以实现,侯越说:“快了,有我们在,一定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