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全民共赴“文化+”消费盛宴

四川成都:全民共赴“文化+”消费盛宴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逛金沙博物馆、赏舞剧《大熊猫》、到熊猫基地一睹“花花”芳容……伴随着成都大运会,一个个文化场景,犹如一束束火炬,点亮了群众的文化消费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正以天府文化为根基,通过文化与创意、科技、旅游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丰富文化产业业态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了天府文化的产业生命力,为特色文化产品的打造和文化消费市场的拓宽,提供新的广阔空间。

7月29日晚,由成都艺术剧院创演的舞剧《大熊猫》,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隆重登场。作为成都大运会定点艺术活动之一,舞剧《大熊猫》用心呈现自然环境下野生大熊猫的动作神韵,引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

据了解,该剧以百万年前的自然环境为背景,讲述一段远古生命共同体“美美与共”的故事。全剧以东方美学为视觉基调,用80米的卷轴长卷、16组升降舞台、可移动的黑白竹林,在大山大水之间抒发了中国式的浪漫诗意。

为打造出这部代表成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舞台艺术作品,成都艺术剧院集结了活跃在国内舞台创作一线的艺术家。同时,为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舞台样式,主创团队在编舞、音乐、舞美、服装、造型的创作中,历经半年反复推敲,不断探索精进。

“大熊猫百丈身上至纯至真的生机与活力,散发着生命的光芒与力量,既颠覆了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既定形象,又创新诠释了大熊猫精神,赋予了大熊猫更深刻的内涵。”在成都上大学的张斌观看完舞剧《大熊猫》后深受震撼,不论是舞者美妙的舞姿,还是巧妙的剧情,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成都持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实施“公益电影进影院”群众免费专场电影放映活动,在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优质观影服务的同时,让文化惠民和政策宣讲深入人心。2023年,成都将在数千个社区及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3万余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观影盛宴”。

成都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成都市数量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目前正在筹划将公益电影的放映场地,分批次地进驻到这些文化场所当中去,全面提升观众观影体验。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多次通过发放文化消费券的形式,引导市民群众走进文化场所。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消费券,实现了由以往补贴文化经营单位向直接补贴居民文化消费的转变,在增强文化惠民成效的同时,倒逼文化生产经营单位优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达到普惠市民、促进文化消费的目的。

2023年4月,第29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开始向全球征集高水准的剧目和原创音乐作品。征集作品通过层层评选,将于9月至11月在成都启动展演,届时将为市民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

“蓉城之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吸引了大量名家名团名IP汇聚成都,演出品质、剧目数量、市场规模屡创新高。近万件原创作品诞生于此、数千位音乐人才从这里走向世界。

“成都是优质音乐内容的创作生产地,蓉城之秋音乐季无疑更是一个影响广泛并且非常重要的载体和平台。”资深乐评人李刚表示,“蓉城之秋”不仅持续多年扶持原创音乐,亦为更多的幕后创作者与听众建立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共同感受音乐之都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

经过多年持续打造,“蓉城之秋”“金芙蓉”“荟萃蓉城”“一月一名剧”等30余个优秀演艺品牌,已成为国内在引领文化消费领域的地标性名片。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艺品牌矩阵,有力地推动了成都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和文化风貌。

“成都的文化消费越来越‘热’,是持续不断深挖和延伸天府文化内涵的结果。”著名的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认为,要让这座与大熊猫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时尚文化相结合的城市,与时代主流文化进行碰撞,进一步拓展背后的文化价值,延伸市场链条,把整个成都的特色文化资源用活、用足,把“文化+”的模式用好、用充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