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闯堂》复排获好评,长沙花鼓戏如何走入市场?
《春草闯堂》复排获好评,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探索传承花鼓戏特色之路(副题)
长沙晚报8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又到一年三月三,春暖花开水潺潺……”8月1日晚,复排大型传统花鼓戏《春草闯堂》在长沙实验剧场公演。离奇的故事,精彩的表演,让这台经典剧目再次收获观众好评。
(资料图片)
《春草闯堂》剧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摄
传承文化经典,打造精品非遗剧目,培养青年演员,为观众奉上惠民演出,这是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不过,院团方面介绍,他们将通过《春草闯堂》探索未来怎样走入市场,以自身方式蹚出一条保护传承长沙花鼓戏的特色之路。
如果古老的花鼓戏重回市场,会有哪些挑战?又该如何破局?
经典剧目复排获好评
《春草闯堂》讲述了相府丫环春草为救义士薛玫庭,公堂之上冒认姑爷,弄假成真,成就了相府千金李半月和义士薛玫庭的美满姻缘的故事。该剧原为莆仙戏优秀传统剧目,后经全国不少剧种移植和再改编。虽各地版本不同,但因其传奇式的剧情、轻喜剧的舞台风格,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此次复排演出,引起了戏迷强烈的兴趣。当晚,一些市民早早来到剧场等候,演出过程更是看得津津有味。
“整台戏的演员、灯光、服装、道具、布景、音乐等都值得点赞。”湖南省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李平说,《春草闯堂》舞台干净简洁,节奏把握非常到位,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既有大剧种的格调又有花鼓戏的灵气。
除了现场,当晚演出还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吸引了近52万人次观看。在评论区,网友一边点赞一边讨论剧情。有外地网友表示,因为距离太远不能到现场观看,好在可以看直播。
传承经典,培养演员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戏曲文化传承发展,认真开展非遗精品复排,《春草闯堂》就是今年复排的一台大戏。
“文学剧本民间化,艺术表现歌舞化,唱词台词生活化和趣味化。”《春草闯堂》导演童晓阳告诉记者,复排传统经典离不开创新,这次的《春草闯堂》综合了莆仙戏、黄梅戏、京剧、豫剧等剧种的精髓,突出了长沙花鼓戏风味。主创团队调整了演出结构,让剧情更流畅,借鉴舞蹈手法融入载歌载舞意象,同时让唱词和台词更贴近长沙花鼓戏,更贴近长沙的老百姓。
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王勇介绍,复排《春草闯堂》不仅可以传承经典好戏,丰富演出剧目,还能培养青年演员和主创。这次复排起用了陈雨晴、刘华、吴乐茵、邓益、戴哪吒、曾心如、王文杰等青年演员担纲主演,而像舞美、音乐配器、服装、化妆等演职人员,也都是院团自己的一些“青春力量”。
传承花鼓戏不能“躺平”
丰富剧目,锻炼演员,但这还不够。王勇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做网络直播,发现互联网的影响力非常大,通过《春草闯堂》我们也在探索未来怎样走入市场。”
据介绍,院团上一次卖票演出还是20多年前的事了,后来主要是开展惠民演出,政府买单。随着文化市场多元化,花鼓戏面临着观众老龄化、市场萎缩等问题,院团也不免遇到经济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花鼓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2021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将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转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众主创和演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创作、演出。
政府开展的惠民演出为培养演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在王勇看来,市场化可以进一步扩大花鼓戏影响力,同时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了解花鼓戏、爱上花鼓戏、传承花鼓戏,这样花鼓戏才能生生不息。不能选择“躺平”,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结合时代的需求,传承好花鼓戏。这成为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一个信念。“对我们来说,真正的困难是怎么走出一条弘扬长沙花鼓戏的特色之路!”王勇告诉记者。
做好线上线下结合文章
如何破局?王勇的思路是:线上+线下,做好结合文章。
2022年9月起,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入驻短视频直播平台,每周开展3场线上直播演出,场均观看人数超60万人次。《春草闯堂》女一号陈雨晴本身也是网红主播,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在线上开展花鼓戏表演、传承工作。她曾获得2022“长沙市网络正能量人物”称号,个人打造的抖音账号“花鼓戏一东”粉丝目前达50.9万,点赞量超377万。《春草闯堂》演出现场,就有50多名她的粉丝慕名而来观看。
这让王勇看到“线上导入线下”的机会,反过来,线下也能导入线上,通过演出为平台账号“吸粉”,打破时空限制,助力花鼓戏更好“出圈”。线下方面,虽然困难不少,但随着传统文化热兴起,关键是逐步培养观众花钱看戏的习惯,形成文化消费氛围。
那么,线上如何跟市场化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边唱戏边带货,用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为乡村产品、文化旅游宣传、推广,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些尝试。”王勇告诉记者,下半年计划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开展直播带货,通过花鼓戏演员带货,以及把演出搬到基地,拍摄短视频,开展主题活动,一方面推广花鼓戏,另一方面也为产业赋能。
“互联网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而且要走好。”王勇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