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魅影”搅热羊城,戏剧IP期待广东制造
汉化“魅影”搅热羊城,戏剧IP期待广东制造(主题)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楠 通讯员 姚惠
专家观点
(资料图)
赵晨琳[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战略发展部主任、《剧院魅影》中文版制作人]:
找到人才,找到观众喜欢的内容
好故事是艺术的本核
羊城晚报:国内的音乐剧产业,大致有原版引进、中文版制作到原创音乐剧三个阶段,您对此有什么观察?
赵晨琳:这三个阶段不是割裂的,它们一直都在并行往前发展。其中,中文版音乐剧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做顶级制作的中文版,一直以来都是培养人才、帮助行业走向更加产业化方向的很重要的一步。当然,我们的团队也很早就参与音乐剧的内容制作,最早在2011年、2012年参与制作了《妈妈咪呀!》中文版以及《猫》中文版。现在行业内台前的演员以及幕后的主创和专业技术人员,很多都来自当年这两部大的制作,可以说它们培养了现在身为行业中流砥柱的一些人才。经历了这些年的积累以及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到了去挑战《剧院魅影》这样一部作品的时刻。相信通过这部作品的中文版制作,能够给这个行业培养新的人才。
羊城晚报:通过这次创排《剧院魅影》中文版的经验,对本土戏剧创作有什么启发?
赵晨琳:《剧院魅影》已经演了三十几年,被翻译成这么多的语言版本,但是当中文版上演的时候,依然获得那么多好评,你就会意识到一部真正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它的内容必须是非常强大的。回到艺术创作的本核,就是怎样创作一个好的故事,然后围绕这个好的故事,如何用音乐、用优秀的演员、用舞台上的各种元素,去辅助完成这个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优秀作品的核心。
当我们进入到这部音乐剧的排练过程,会意识到它的各个元素是如何严丝合缝地集合在一起,比如音乐、歌词、演员的表演、舞台的调度、舞美等,其实都是服务于故事的讲述。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国内音乐剧借鉴的。
其次,是它的制作流程管理。无论是前期的排练工作,还是演出的运营和日常的演出,它都有一套非常严谨的系统,能够让各个部门按照一个极高的标准往前推进。这样一个体系化的管理是我们国内戏剧值得去借鉴的。
广东有很好的土壤和观众群体
羊城晚报:当下国内本土音乐剧创作的关键在哪里?
赵晨琳:音乐剧在国内近十几年开始发展,近几年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国内毕竟是舶来品,它不像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已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现在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它的人才供给和行业发展速度不匹配。但所有艺术形式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中文音乐剧——包括原创和中文版,从演员、创作到技术各方面,怎样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国内的作品创作也经常没有充足的时间,很多作品匆忙上马。如何找到更适合中国音乐剧制作的规律和流程,需要同行一起努力。
羊城晚报:您认为国内现有的戏剧生态是怎样的?
赵晨琳:可以感觉到现在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多了。观众体量的增加,也给作品创作以更大的空间,能够去创作更多样化的作品,有更好的商业回馈,让作品做得更精,可以做更多的探索。
羊城晚报:您对广东的戏剧市场有怎样的观察?
赵晨琳:广东有很好的土壤,很好的观众群体,戏剧市场潜力和体量都很大,接下来就是怎样找到观众喜欢的内容。我个人很关注广州大剧院正在参与制作的音乐剧《雄狮少年》,它很有可能成为一部非常具有广东特色的作品。原创作品要首先能被本地的观众喜欢,当它走向全国,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行业观察
刘莹[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会长]:
期待广东经典戏剧的诞生
羊城晚报:自疫情结束以来,广东戏剧演出市场恢复得怎样?
刘莹: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舞蹈类演出今年特别火爆,音乐剧也有报复性反弹。但戏剧一般都不是演出品类中的爆款,目前还是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只有一些明星参演的戏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比如肖战主演的《如梦之梦》。国外的剧目,从疫情开始就几乎没有了,现在主要是国内的剧目。
羊城晚报:目前演出市场上的戏剧比较多的有哪些题材?
刘莹:这几年流行国潮,舞蹈类的古代题材比较多,比如:《红楼梦》《李白》《孔子》,而话剧和音乐剧还是以现代题材为主。
羊城晚报:真正自己掏腰包买单看戏的观众多吗?
刘莹:真正会买单的观众,相比北京和上海还是少一些。以广州为主阵地来看,观众首选的主要是舞蹈、音乐剧和音乐会,语言类的剧目相对会弱一些。
羊城晚报:广东戏剧在全国居于怎样的位置?
刘莹:从创作、演出到市场,我觉得广东跟北京、上海还是有差距的。省话和市话是广东戏剧的主力;这两年比较出圈的粤剧有《白蛇传·情》。
广州的音乐剧市场是在广州大剧院启用之后慢慢兴起的。这几年,广东的音乐剧市场很火爆,但上演的剧目基本上是国外知名的音乐剧,或者是国外大IP的中文版,这两年北京、上海也有些不错的原创剧目,如《赵氏孤儿》《人间失格》,制作和演出水平在国产供应链里算非常好的。
羊城晚报:广东原创戏剧中有成为经典大IP潜质的剧目吗?
刘莹:现在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抓创作,相信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我们很期待广东诞生大IP并成为经典。
舞台视角
陈睿[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
定位湾区,学习经典
广州大剧院为何成首选?
羊城晚报:作为剧院方,广州大剧院安排上演《剧院魅影》中文版的经过是怎样的?
陈睿:其实我们2015年就上演过原版的《剧院魅影》,当时演了40场,将近5周,场场爆满,非常轰动。所以,在疫情之前,我们就开始跟《剧院魅影》中文版的制作方洽谈。我们蛮期待的,毕竟《剧院魅影》是音乐剧里排第一的。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果一生要看一部音乐剧,也必须首选《剧院魅影》,它太经典了。
《剧院魅影》在全世界已经有很多版本,把它汉化其实面临很多挑战,根据旋律作译配,要考虑中文的唱词怎么配合旋律,怎么押韵脚,同时又要保持原意,怎么做到信、达、雅;还要考虑国内的演员有没有相应的水准去呈现这部音乐剧,因为它对演员要求非常高。尤其女主的身份背景是舞蹈演员,这需要演员有非常扎实的舞蹈功底和歌唱功底,很不容易。现在看来,《剧院魅影》中文版整体的呈现,包括演员的表现,我觉得要打很高的分数,中文的译配非常好听,完全没有违和感。
而且,《剧院魅影》的体量很大,置景非常庞大,不是每个剧院都能接的,广州大剧院有自己的团队和舞台空间,成了《剧院魅影》演出的首选。这么一个经典IP落地广州,可以说是一种“双向奔赴”。
羊城晚报:《剧院魅影》中文版跟广州大剧院以往引进的其他剧目相比,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地方?
陈睿:一是规模特别庞大,一是非常经典。这是2023年至今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共排了24场。一部戏装台就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且需要通宵地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羊城晚报:这次跟《剧院魅影》的团队合作,有什么可供借鉴的?
陈睿:他们的制作很精致,很专业,细到每个工种的分类,大到版权,还有对工作的规划,都很到位。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大湾区各方相互碰撞、联手
羊城晚报:有一些剧院也在制作自己的剧目?
陈睿:我们也在转型。国内的剧场一般都是接演出,现在也有一些走在前端的剧院开始制作自己的剧目。比如,广州大剧院在2018年推出的《马可·波罗》歌剧,就是全球化的合作,我们找了国外的导演和作曲家,去了意大利演出;2021年我们根据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活动变人形》,拿了非常多的大奖,今年8月要去国家大剧院演出;今年我们在筹备根据电影改编的湾区题材音乐剧《雄狮少年》,计划明年1月份演出。
羊城晚报:剧院自己创作剧目,难点在哪里?
陈睿:我们是制作方,自己有一个团队,要让剧目从0到1,这就是难点。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演员班底,每创作一个剧目就要去全国各地寻找编剧、导演、演员,执行上会比较复杂。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这对戏剧创排演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睿:现在内地的主创也非常厉害,所以我们会根据题材选择合适的团队,大湾区各方更多的是相互碰撞、联手。比如《雄狮少年》,就是定位湾区,要呈现出很燃、很励志的效果,在选择主创的时候,就会考虑香港和内地的团队一起来联合创作,希望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