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让融入血脉的民歌世代相传|世界播资讯
原标题:
广西:让融入血脉的民歌世代相传
(相关资料图)
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宾阳 通讯员 李宗文
倾力打造“壮族三月三”大型文旅IP,持续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新时代民歌文化论坛,成立全国首家高校民歌学院……近年来,广西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大力推动民歌文化传承和弘扬,让南国边疆的各族群众把好日子放在歌里过。
5月的南宁,绿叶中有动人的旋律,空气里有美妙的诗歌。5月21日,第二十四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闭幕式“大地飞歌·2023”(简称“大地飞歌”)在广西体育中心体育馆上演,并于5月22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播出,受到观众追捧。
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潮……南宁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壮族三月三”进行创新融合,全力打造一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内容精美、效果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广西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大地飞歌”是这里最闪亮的舞台。从粗犷的“上林高腔”到空灵的天琴弹奏,从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跳菜到多民族融合的《对歌对到日落坡》,从中国《家园》到东盟神韵,还有《呗侬情深》《熠熠的光》《我在这里等你》《飘雪》等,一曲又一曲各具风情的民歌播撒在邕江两岸,陶醉了壮乡首府的各族群众和八方游客。
据介绍,今年的“大地飞歌”将民族文化以时尚方式表达,打造更具关注度、时代感的艺术精品,唱出了全区群众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的勇毅豪迈,展现了广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艺术和动人的民歌魅力,给为期一个月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大地飞歌”会聚了国内外优秀表演团体、艺术家,已成为南宁与国际衔接的文化平台、展示南宁经济与社会发展腾飞的文化窗口,搭建起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桥梁。
5月18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教育厅、南宁市政府指导,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的新时代民歌文化论坛在南宁举行。国内知名音乐家、民歌艺术家、文化学者及民歌教育工作者会聚南宁,围绕“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歌的对外传播实践与策略”“大地飞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民歌教学研究与实践”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为新时代民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同日,广西民族大学民歌学院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以“民歌”命名的教学型、研究型艺术类学院,将依托学校民族学、音乐学、舞蹈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专业和现有师资基础,以培养新时代专业民歌人才为目标,打造成集民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学院。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既有数量众多的民歌资源,也有形式多样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器乐。其中,歌圩、壮剧、文场及铜鼓艺术等,均被世人称为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徐寒梅认为,创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是摆在民歌学院眼前的第一要务,可考虑从学科构建、专业方向设定、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工作。
广西艺术学院二级教授龚小平表示:“民歌教学任重道远,我们将跟着前辈的脚步走下去,将融入民族血脉的歌曲传唱和传承下去。”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贾双飞认为,可借助民歌文化这一特殊的语言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通过民歌文化让东南亚国家了解并进一步认识广西、认识中国,广西的民歌教学与研究者也应积极与东南亚各国艺术家加强交流。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民歌学院院长严当当表示:“作为民歌学院院长,我会不断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民歌进行创新,相信民歌学院会有美好的未来。”
民歌的传承离不开年轻人。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李琳认为,民歌学院的成立对于年轻的民歌学子来说意义重大,在民歌学院系统地学习民歌相关专业,能为更好地传承本土优秀音乐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