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信息:“观”和“演”成就鲜活的艺术生命── 访青春版《牡丹亭》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


(资料图)

原标题:“观”和“演”成就鲜活的艺术生命(主题)

── 访青春版《牡丹亭》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副题)

天津日报记者 刘莉莉 

日前,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华剧院上演,大美昆剧再一次感动津门观众。这部已走过19个年头的剧目,何以常演常新、光彩依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剧中柳梦梅的扮演者、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娓娓道来。

2004年,由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的青春版《牡丹亭》掀起昆曲热潮。俞玖林说:“首演时,我和女主演都才20岁出头。起用年轻人演绎《牡丹亭》这样的传奇故事,是演员与剧目的传承。此外,当年昆曲乃至整个戏曲界,还存在观众流失的现象。任何一门艺术,‘观’和‘演’相辅相成才能成就鲜活的艺术生命,所以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很重要。青春版《牡丹亭》就是抱着多方面传承的制作理念,令很多人爱上了昆曲。”

俞玖林介绍,青春版《牡丹亭》饱有白先勇提出的遵循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分寸感。“其实这就是守正创新。守正是把正统、正规、正派的昆曲原汁原味地传承,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是事物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要加上现代人的审美,在昆曲和观众心灵之间架起桥梁。”

19年久演不衰,青春版《牡丹亭》一直抱着“分寸感”前行,也在服化道、声光电等方面不断细微调整。从传统出发的创新,源于坚定的文化自信。俞玖林表示,以前到海外演出,更多是以武戏、猴戏等偏于技巧化的内容来吸引观众。其实,“情”是更能够打动观众心灵的。《牡丹亭》讲的就是“情”,以情为美,感动观众。艺术无国界,海外的观众也能够通过《牡丹亭》体会中华戏曲的韵味、节奏以及感情塑造的细腻、精致,每场演出后都是长时间的掌声。此时此刻,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2004年问世以来,青春版《牡丹亭》曾多次来津演出,俞玖林对天津观众印象深刻。“很专业,眼界也很宽。这个演员的水平有几斤几两?台上一亮相,天津观众就用眼睛称过了,所以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考验。”

对于角色塑造,俞玖林坦言:“最开始更多的是本色出演、模仿老师,慢慢地则变成是一种追求。我清楚记得,张继青老师带给我的那种‘神奇感’──生活中她就是一位邻家老太太,但一张口,唱起‘寻梦’中的‘懒画眉’,那种少女的娇羞、眼神里散发出的光线,一下子就变成了16岁。而这些,观众都是看得懂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