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俎豆夹长啥样?千年巴文化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
原标题:铜俎豆夹长啥样?千年巴文化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
(资料图)
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贰”近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三峡地区出土的一批典型巴文明器物为基础,展示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巴人往事及特色文化,将多件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重庆带到上海,为上海市民观众献上丰富的文化盛宴。
走进展馆,一套铜俎豆夹组合吸引了不少观众,据介绍,这组器物是战国时期的餐饮用具,也被戏称为“巴王的小餐桌”,中间的“俎”是承放器皿的承托器,而四周八只“豆”是盛食器,主要呈放肉酱、腌菜等食物,出土时发现的一只“豆”中鱼骨的痕迹,也与《周礼》中记载的“馈食之豆”相对应,充实反应古时巴人餐饮习俗和祭祀礼仪。
记者在展览现场了解到,本次共展出130余件展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的战国青铜“錞于王”和“鸟形尊”也在其中。鸟形尊为战国时期的盛酒器皿,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鸭脚,通体装饰细密羽纹,羽纹上有规律的镶嵌绿松石,极其精美。
虎钮錞于因其在国内同类器中体型最大,因而享有“錞于王”的美誉。策展人陈晨介绍,錞于最开始是一种军乐器,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在宴会、祭祀等场合出现,“它的钮部是一个虎的造型,这与巴人对虎的崇拜有关,盘面上还有六组纹饰,分别是锥髻纹、兽纹、船纹、鱼纹以及手心纹。我们从器物上一方面能够看到巴人有明显追慕中原文化的特征,但是又保留了自己一些信仰,把中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结合,呼应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据悉,此次展览是继2022年“大汉海疆:南越航海文明展”之后,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第二场。通过“峡江探源”“沙场遗兵”“南土礼乐”“事利四民”“归宗华夏”五个部分,集中展示了巴文化随着族群迁徙不断流变,与楚、蜀文化相互影响,呈现出“巴楚同风”“巴蜀一家”的文化汇融态势,讲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美美与共的历史故事,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消费供给。
(总台记者 刘潇凡 杨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