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讯:唱念做舞皆为英雄而歌
【资料图】
原标题:唱念做舞皆为英雄而歌
周育德
把现代故事、现代人物和传统深厚的戏曲艺术融为一体,是戏曲现代戏创作要努力解决的美学课题。前不久,参加“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的川剧《江姐》,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重庆市川剧院以歌剧《江姐》为蓝本,积极探索戏曲化表达。在川剧《江姐》中,戏曲艺术所特有的美学观念、舞台原则和艺术特色有了充分体现,而戏中所有的艺术手段,都为塑造一个鲜活、立体、感人的英雄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川剧《江姐》用版画作衬托,追求虚实结合的意境。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是戏曲化的,比如,江姐受刑的铁链舞、绣红旗的女子群舞,都属于意象化的表现,契合传统戏曲美学精神。该剧的音乐主体是川剧高腔,尽管创作者有限度地使用了一点管弦乐,帮腔也经过了创新改造,但川剧高腔的“帮打唱”,即无丝竹伴奏的徒歌、锣鼓打击乐的功能和帮腔的独特魅力,都得到了鲜明有力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创作团队不仅把歌剧《江姐》改编成一部标准的川剧,而且努力把它研磨成一件可供反复欣赏的艺术品。歌剧《江姐》所塑造的江姐形象在一代代传承中走向经典,为今天的各种舞台剧改编提供了坚实基础。川剧如何演出特色,让江姐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戏曲表演,让作品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芒。在川剧《江姐》中,江姐的扮演者沈铁梅全身心塑造江姐的形象,唱念做舞皆为英雄而歌。沈铁梅饰演的江姐,手眼身步精雕细刻,每一点展露、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且看,舞台上江姐的每一个亮相,无不充满精气神。一瞬间的停顿,也呈现一种雕塑美。当演员的眼睛动起来时,那双眼睛是要与观众展开对话。有一段震撼人心的情节,江姐满怀希望到华蓥山去见阔别的爱人彭松涛,看到的却是已经牺牲的彭松涛。晴天霹雳般的打击,化作一段感人至深的歌唱和舞蹈。此时,演员手里的那把伞何时打开、何时合拢,都大有讲究,全为传递情感而设计。这把伞的开合,触动观众的内心,调动观众的想象。江姐受审的那一场戏,面对穷凶极恶又狡诈无比的沈养斋,江姐台词中抑扬顿挫的每一个重音,面部和身形的每一次转换,都大有学问,全为塑造人物服务。
演员扎实到位的唱功是重中之重。一段“春蚕到死”,把江姐内心深处的汹涌波澜刻画得深刻细腻。这一段高腔,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意在拨动观众心弦,生发共鸣共情。甚至剧终谢幕时,演员都在做学问,她的手势和眼神,似乎在对观众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革命先烈牺牲了,此刻的你想到的是什么?你又准备做些什么?由此,观众的心灵再一次接受叩问。
江姐的故事发生在山城重庆,重庆的戏曲工作者将它唱出来、演出来,是对红色精神的赓续传承。川剧《江姐》再一次增强人们对于川剧未来的信心,也引发人们对如何用戏曲语言传承红色精神的深入思考。
(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