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链分类切入 规范剧本娱乐经营

原标题:从产业链分类切入 规范剧本娱乐经营

高明


(相关资料图)

作为文旅领域的新热点,剧本杀近年来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2022年,由洛阳博物馆联合第三方联合出品的《洛阳东风几时来》H5互动游戏上线,让更多人体验到“剧本杀”魅力,微博热搜话题仅1个月便突破3亿阅读量。近期,在国内旅游进一步向好的催化下,“剧本杀”+KTV、文旅、文博、酒店、民宿、游轮等文旅融合新形态层出不穷。可以说,剧本经营已经从最初的小众游戏蜕变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完整产业链,步入了高速扩张与正向规范并重的新阶段。然而,剧本杀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剧本质量堪忧等问题一直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规范剧本杀发展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孝轩建议,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公共产品纳入立法、修法监管范围,建立前置审查、限制性分级机制,及时跟踪监测,支持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娱乐产品。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天津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长龙建议建立一套剧本杀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和认证的标准,让从业者有明确的发展前景预期。

笔者认为,应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类切入,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剧本作品与游戏体验。

纵观整个剧本经营业态,上游产业链以内容创作为主。在快节奏的当下,消费者愿意花四五个小时去对一件事进行探索与体验,实属不易。从某种程度上说,剧本杀不失为一条精神传导渠道。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陪着小学生参与剧本杀体验的情况下,低龄化受众群体更加需要正向价值观的引导。

由于剧本写作周期短、变现快,让大量网文写手、影视编剧、DM涌入剧本作者之列,每天产生的剧本作品数不胜数,不过,优秀剧本作品依然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复刻剧本的行为尚未根治;另一方面是博眼球、蹭热点、低俗趣味作品屡见不鲜。为此,建议从内容创作的源头进行准入管理。对作者而言,要把版权意识作为先决要素,将签订保密协议作为作品创作的必备选项。监管部门要强化对发行方的监督管理,通过送审制度保障内容题材的合规、合法。行业要加快协会或联盟的构建,依托行业规范、行业宣言、全行业抵制等措施逐步规范内容创作行为。

剧本经营产业链的中游主要涉及内容销售与发行。从当下剧本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剧本发行渠道类似于出版物发行,主要有普通盒装、城市限定和独家剧本三种形式。受制于尚未建立通用的剧本经营“身份证”制度,拥有正规版号的作品少之甚少。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发行商将剧本当作玩具商品发行。追本溯源,剧本经营行业的剧本与狼人杀、阿瓦隆桌游存在着明显不同,其内容近似于短篇小说的演绎或影视剧本,承载着更为丰富的信息和体验要素。

为此,建议监管部门依托著作权法修编的契机,从复制权和改编权入手,对以“非法出版”为幌子的恶意举报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探索发行机制,为认真创作的作者提供正规发行渠道,为朝气蓬勃的玩家提供正能量的内容。

内容渠道(线上APP、线下门店)是剧本经营产业链的下游。在旅行实景中开启自己的“二次人生”,正成为越来越多景区转型升级的选项。四川青城山的“夏和杏”、湖北知音号游轮的“迷之暗礁”、义乌桥头遗址公园的“桥小头与桥博士”……多地相继涌现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我国幅员辽阔,拥有数量庞大、禀赋各异的旅游景区,加之在悠久的中华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这些都为剧本渠道推广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保障。为此,建议业界更加注重地域文化、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剧本娱乐在地化实践更加契合目的地文化传统,成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业态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