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曹霞:用文学研究“照亮”她们
原标题:曹霞:用文学研究“照亮”她们
曹霞 陈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口述:曹霞 教授、文学评论家
■ 记录:陈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人物简介·
曹霞,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至2022年在南开大学工作,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5项,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1976)》《性别叙事的嬗变与“70后”女作家论》等专著3部。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获得北京文联年度推优作品奖、天津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我出生成长在川东的宣汉县,它很小,但也有新华书店、邮局。没课时我就去书店看书,那时候我很想买《红楼梦》,要7.8元一套,可我父母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才100多元,但他们什么都没说就买给我了,这套书我一直带在身边。除了《红楼梦》,邮局代卖的江苏版《少年文艺》《春笋报》《长城》等也是为数不多我可以直接获取的文学资源。
说起来,我们这代人的文学观念还比不上“50后”“60后”,几乎是在空白和断裂状态中成长起来的。身处偏远小城,对如火如荼的文学思潮全然无知,唯一知道的就是《春笋报》上的文学新书信息,我会把钱汇过去买,像席慕蓉、北岛、舒婷、林珂的诗集,王安忆、叶辛、莫伸、竹林的小说。通过这些书刊,我知道了少年作家陈粤秀、田晓菲、饶雪漫和校园诗人马萧萧,陈粤秀那篇《阿童尼,你在哪里》我至今印象深刻,读到王安忆的《黄河故道人》、铁凝的《村路带我回家》时,我又惊讶又欢喜。我也看武侠小说,梁羽生、古龙、金庸,看完了就幻想自己能飞檐走壁,劫富济贫。
那些书刊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地,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文学启蒙。
1992年,我考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那里有悠久的写作训练传统,大一写100篇文章,大二写8篇书评,每个学生都配导师。我的导师是程文超教授,他是谢冕先生的第一个博士生,曾留学于伯克利大学,有很深厚的“后学”功底。他给我们上当代文学课,那活泼的思想、机敏的论述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可以说是他带我进入了这个专业领域。在硕士和博士学习期间,我的专业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事研究工作以来,我对女性文学尤为感兴趣。
也许是巧合,我的论文及我写的书评研究对象都是女作家,如严歌苓、陈丹燕、刘西鸿等。我对女性的性格和命运很敏感,比如我在研究严歌苓的《扶桑》时,我就很关注女主人公扶桑的勇敢和柔韧,在研究陈丹燕的《心动如水》时,我也是被女性的爱情经历所打动。那时,我的所有论述都来自纯粹而感性的内在冲动。
如果说程教授给我的是广阔视野和专业知识的话,在性别研究方面我得益于艾晓明教授。
而经过了文学史的训练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女作家的作品,我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坐标”,我会“自动”将她们的价值放在文学史中进行对标。这种不断深化和挖掘问题的过程让我很着迷。当我发现自己能够用精炼的语言把文学问题表述清楚时,我就会特别快乐,特别满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关注的女作家有铁凝、张洁、迟子建、林白。研究她们的作品,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新世纪以来,她们的写作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铁凝从女性经验的书写走向了革命史的书写,张洁从爱情至上的建构走向了反思爱情的存在,林白从私人化写作走向了对乡村和历史关注,就是说不再局限于个人和性别,而是追求更有深度和历史性的写作。
这些年,我的研究重心集中到了“70后”作家,他们的创作观念比较温和,冲击力不那么强,但他们的功底扎实,用作家和文学编辑黄孝阳的话来说,这是“群星璀璨”的一代,也许没有“月亮”,但每颗“星星”都很明亮。
当然我更关注的是女作家,在《性别叙事的嬗变与“70后”女作家论》这本书中,我将魏微、盛可以、鲁敏、黄咏梅、付秀莹、梁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她们与“50后”“60后”女作家,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她们也写女性故事,但从不迷恋婚恋等主题。她们的乡村书写表达了对环境、农民工、留守儿童、乡村建设、伦理道德等公共话题的关注;她们的城市书写不仅题材多元化,还将性别叙事与改革开放背景相结合,呈现出了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文化、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特征;她们擅长书写日常生活和情感,在性别意识上不再那么关注,甚至乐于用男性视角来写作。
我在南开大学工作的这些年,乔以钢教授主持的工作给了我很多启发,我那本“70后”女作家的论著就是她和关信平教授主持的丛书之一,我也是希望通过具体作家的研究揭示这代人创作中丰富而广泛的社会内涵,探寻其作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的价值。
从南开大学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后,我仍然从事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我希望通过我的研究照亮当代女作家们的内在价值,同时把文学知识和性别研究经验传授给学生。我很喜欢王阳明说的“人须在事上磨”,希望自己和学生都能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