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头条:武汉双年展最受欢迎的十件作品 你去打卡了吗

原标题:武汉观众偏爱装置艺术?(引题)

双年展最受欢迎的十件作品 你去打卡了吗(主题)


(资料图片)

记者周满珍  通讯员李霞  艾小铮

2022武汉双年展于2022年12月28日开幕,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合美术馆展出已两个月,记者近日走访三家美术馆,通过现场观察,采访美术馆工作人员及导览志愿者,总结出最受观众欢迎的10件作品。

观众喜爱的10件作品

全是装置艺术

这10件作品分别是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的3D运动雕塑《MoSculp》、互动灯光装置《机器的自在之语》、数字绘画装置《Cyberbobo》、雷达交互装置《武汉之水见世界》;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的影像动态机械装置《一》、《粒子的来世》装置、《火焰》装置;在合美术馆展出的参与型沉浸式装置《世界》、综合材料装置《金丝雀群岛》、综合材料装置《缓释》。有趣的是,这10件作品全都是装置艺术。

记者多次去武汉美术馆(琴台馆),无论何时,艺术家唐晖由数十张“脸孔”拼贴而成的巨幅作品《Cyberbobo》,都有观众在列队拍照。画作正前方,通往二楼的纯黑旋转楼梯以及二楼,有不少观众在卡位寻找最佳拍摄视角。正侧仰着头给闺蜜拍照的赵小姐告诉记者,她是看到朋友圈的美照后也想尝试,发现作品拍出来很好看,人拍进去也非常有艺术气息。

另一件很受欢迎的作品是郑达的《机器的自在之语》,观众只需握住操作杆,借由医学传感器,就可以现场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现场的灯光装置也会随之亮起,灯光的速度和亮度,还与观众的心跳强度相关,这种沉浸式参与艺术,十分受年轻观众欢迎。

MoSculp的3D运动雕塑《MoSculp》,燕柏彤的《武汉之水见世界》,则广受小朋友喜爱。在美术馆做志愿者的姬晨曦告诉记者,《武汉之水见世界》,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个孩子与艺术家们共绘心中的长江与武汉、武汉与世界,表达以水连接世间万物的创想。“观众可在漫步中,触发数字湖面涟漪感应,在水波荡漾中沉浸式徜徉、欣赏作品,奇妙的光影和想象,吸引大量中小学生前来打卡。”

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的绿色生态专题,分为金、木、水、火、土板块,许毅博作品《一》,空中悬挂实体装置,由地面投影、增强现实(AR)、墙面投影三部分,共同构成一组完整的剧场式空间场景。作品利用隶书中“一”的具象造型进行提炼转化,在运动中通过对“一”的视觉化重复叠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作品瞬间让人沉静,思考自然和人生”。正在凝神观看影像的朱先生表示,很喜欢这类作品,有传统文化底蕴,也有当代艺术的新潮。

刘建华《火焰》装置、美国艺术家苏珊·安克的《粒子的来世》装置,色彩鲜明,尤其是苏珊·安克作为生物艺术的先驱,在现场安置了巨大的透明柜,生物培养皿成了她的全新“画布”,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金色的菊花茶、核桃、黄豆,红色的苹果,蓝色的可乐瓶等。

热心网友还推出了拍照攻略

合美术馆受观众欢迎的三幅作品,从双年展开幕之后,便是自媒体潮人的大爱。艺术家尹秀珍的综合材料装置《缓释》,把从武汉征集的旧衣服缝制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型胶囊”,被观众戏称为“布洛芬胶囊”,观众可进入其中停留,甚至可申请组织瑜伽、读书会等活动,如同“缓释胶囊中的药”,得到疗愈。

网友“若绮丽”发文表示,来到合美术馆,被《金丝雀群岛》《世界》惊艳到,尤其是宋冬的《世界》,艺术家搜集来世界各地的台灯、墙壁贴满镜子,在房间里造出无边无际灯的海洋,还有各种凳子等生活物件,沉浸式奇幻体验后面,是旧日生活的回忆,不少观众一坐就是大半个小时。

为了拍出这些艺术品的美感,不少热心网友还推出了打卡攻略,比如参观时尽量穿深色的衣服,拍《金丝雀群岛》《未来诗学-竹谱》这类文艺气息比较浓烈的作品,尽量穿中式衣服,多拍侧影,比较有艺术氛围等。还友情提醒,武汉美术馆(琴台馆)的空间比较高,巨幅作品比较多,俯拍蛮出效果,让人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拍出来特别有情调。

打卡美术展

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最受欢迎的10件作品,记者参考的指标之一,是来自观众在新媒体平台的打卡、分享。对于观众喜欢装置艺术并热衷打卡,参展艺术家、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达表示,装置艺术的特性之一,是拓展了视觉之外的感知,他的参展作品《机器的自在之语》有光电交互、有声音,还有跨界科学、智能等,观众又可以参与进来,视觉感受之外,还能获得新鲜感、体验感,这个作品展出过不同的版本,都比较受观众喜爱。

郑达说,他也会留意观众对2022武汉双年展的反馈,他发现,年轻观众被互联网文化培育得很好,非常了解当代艺术潮流,打卡美术展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喜欢参与互动型艺术,注重拍得好看,这对艺术来说,并非坏事。2022武汉双年展首次推出大规模、新形态的实体化装置艺术,很快被观众接受,正是展览的意义所在。在他看来,当代艺术强调当下生活和文化的联系,观众观展时,结合自己当下生活的感受来看来体验,得出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这也给了我们一种启迪,那就是新的审美知识体系的传播,如何在专业美育、古典审美之外,做好社会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