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柔情,《风吹半夏》联动的那些工业回忆


【资料图】

原标题:“钢铁”柔情,《风吹半夏》联动的那些工业回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小燕

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之交,一批民营企业家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积极探索、寻找机遇。如今,这些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激荡故事,也被纷纷搬上荧幕。日前,由爱奇艺出品并全网独播的剧集《风吹半夏》引发热烈讨论,浓厚的工业风、感人的“钢铁情”、激烈的商战戏,带动观众们对那个时代的工业回忆。

通过社交平台的讨论不难发现,每代人看剧的感受不尽相同。父辈会感慨于年轻时奋斗的艰辛,也在极具沉浸感的90年代场景复原中,回想起改革开放前后亲身经历的生活、工作变化;对年轻人而言,则看到了父母那代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有过怎样的付出和努力,当下注入能量。

这种突破代际的话题共性,与剧集对时代群像的真实刻画紧密相关。比如一批有服刑改造经历的兄弟,将破车重新维修开工,一天三班倒的高强度工作,只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抬得起头、过上好日子。当他们在困境中仍然能笑着聚在一起畅想未来,观众得以更好地理解那一代人对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渴望。

据导演傅东育回忆,呈现时代质感的难点就在于剧集涉及的年代半径不远,区分度并非很高,但很多生活场景尤其是细节和当下都有极大的差距。因此,剧组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成本,一一还原自行车、汽车、穿着甚至手表、皮鞋等物件;同时,赶赴实地取景上千处,实景改造也有三百余处。

作为钢铁行业民营经济从业者,主角许半夏除了有面对现实问题的智慧和勇气,也有着极具人情味的一面。她和童骁骑、陈宇宙组成的“钢三角”,把彼此都当做亲人,彼此咬牙扶持着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也因为她能够拿出真心反馈给周围的人,在赵垒的至暗时刻伸出援手,在临别之际记得给小阎送一份礼物,这份温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聚拢在她的身边,更为观众传递着温暖和情义的价值。

导演毛溦介绍说:“剧中所有人物,要积极向上,要有一些引领作用,这是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立下的要求和初衷。”通过人物的塑造,《风吹半夏》也传递着与当代人共勉的价值观。

通过一群人、一个行业的发展,《风吹半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再现时代洪流的小小切面,沉浸式体验社会飞跃式发展,也通过与角色的共情,更好地感知这种发展背后的驱动力和必然性,对当下努力生活的人们和民营经济者的创业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