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资讯丨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观照现实丨“是时候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三工’,重新热爱工业了”

【现实题材作品如何观照现实】

原标题:工业剧《麓山之歌》厚植“工基因”火爆出圈(引题)


(相关资料图)

“是时候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三工’,重新热爱工业了”(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方大丰 王鑫

阅读提示

收视、热度、口碑一路冲高……《麓山之歌》破圈甚至爆款了,如同专家赞叹:“充满熟悉的陌生感,充满惊奇的意外感。”

这似乎也意味着,多年来,工业题材,现实主义,主旋律……这些在观众之间横亘的所谓“语境壁垒”,也是很多创作者自设的心理壁垒。

“将主题表达凝练为一句话,就是‘咱们工人有力量,更有知识’。”

高频次接受采访,毛卫宁每次都会说出这句话。让冷题材热起来,让硬主题“软着陆”,不只是毛卫宁一个人的理想。“现在一说‘大厂’,大家想到的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其实我们忘了传统意义上那些有着上万工人的大厂。”编剧王成刚说。

《麓山之歌》播出前一天剧名还叫《重中之重》,主创团队的硬核初心一直很真切,甚至急切。但恰如剧名的蜕变,他们也一直在梳理工业与公众、工厂与人间烟火等等各种关系,试图在“共情”中把工业之美渗透到人心——尤其是年轻人的心里。

来得正是时候

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变革已经发生,而且就发生在年轻人的身边,但年轻人仍然在逃离工厂。

“现在中国的工业和工厂,已经超出了观众的想象。” 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那些充满科技感的企业采风和体验,《麓山之歌》主创团队震撼了。

再次接受“命题作文”的总导演毛卫宁说道:“变化太惊人了,是时候告诉年轻人这些巨变了。”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还特别强调,有必要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三工”,重新热爱工业。

“重中之重,还是人。”毛卫宁和主创团队非常精准地探及工业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相通之处,并坚持以“工业精神为内核”进行创作,在人与机器相处的真实场景中演绎戏剧性。“把宏大命题落入细节现实,考验的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洞察,以及在戏剧中重现这种生活的具体能力。”近年来屡屡在“命题作文”中破圈、爆款,毛卫宁的这种深刻感悟,其实也给“命题方”极大的启发:落实落地新型工业化战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乃至企业家精神,既需要硬举措,还需要软实力。

因此,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是,这部献礼剧、主题剧的出品方阵中,不仅有宣传主管部门,还有工会组织。

共情发生了

工业题材在大众文化场域和影视创作中的长期缺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工业、工厂和工人因不了解而更加陌生。

工业与公众的“心理隔离”,看起来是一种文化现象,落进经济发展的现实,还加剧了工业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底层困惑——“工业基因”的缺少,使得工厂越需要年轻人,他们离工厂、离机器越远。

专家、学者从艺术上、技术上对《麓山之歌》进行了各种褒扬和解读,但主创群体在创作中更深切地体验到了上述困惑。每个人都想通过传递一份感动,去激发人们对“工业文明”的亲近和热爱。

“一个机械手臂伸到上百米,似乎像中国人举起的手臂,告诉世界这是中国的,我还是很感动的。”男主角卫丞的饰演者杨烁“代入感”很深,并试图更多地“表现我的焦虑”,他认为,“中国的制造业还可以更好,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有技术含量、知识储备的工人。”

装备制造业在长沙崛起,是中国工业、企业家和工人迎接新工业革命机遇与挑战的一个缩影。借《麓山之歌》真诚切入其中,毛卫宁等主创团队都说触摸到了一段工业“创业史”以及“心灵史”。乃至于,入戏很深的演员还感叹,长沙“这个城市,每个人像追着太阳的向日葵一样,工人也是”。

久违的工业精神与大众心理产生了共鸣,共情发生了,众多观众在现代工业美学和社会烟火气中找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片尾在主演们一声声“师傅”的呼唤声中,包括“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等劳模、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纷纷亮相。这种近乎直白的“抒情”,乃至于被观众接受并大赞“走心”。

工业是有温度的

艺术从来离不开生活。编剧王成刚在创作中始终持有“批判精神”,坚信工业、工厂和工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应该是公众生活和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工人是非常受社会尊重的……”影视剧中很难看到蓝领工人成为主角的戏,让王成刚敏锐而深刻地指出,“参天大树之所以繁茂,关键在于根,工业的根就是工人,工人不被尊重,工业是没有根的。”

很可能,这句话不仅会是“工业题材剧”再出发的底层逻辑,还将是值得各界深入反思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一把“钥匙”。

数十年改革开放孕育、积淀的中国工业精神,与一种被主创人员敏锐捕捉到的称之为“命运感”的特质       个人命运与企业兴衰深入骨髓地融为一体。《麓山之歌》努力传达这种“命运感”,比如,很多演员都在与世界级装备制造工厂顶尖的企业家、工程师和技能工人面对面交流中,触摸到了所谓“使命感”“责任感”乃至“家国情怀”。

“工业不仅仅是有温度的,也是浪漫的。”杨烁描述,在智能化厂房的拍摄现场,两个机器,一个机器上全是摄像头,对着一块钢板反复看,吊起来,放回去,他觉得特别浪漫。“那种凝视像是一对情侣,那么专注。”他进一步捕捉到了工业现场“人与机器”的情感互动——第一次拍81米的臂架泵车,“当它升起来,(与它)对视的时候,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人与机器的深情凝视,不啻为《麓山之歌》主创者的“诗意”发现。工业文明以及工业精神的底色,其实都在这种深情和真挚的凝视中,以此展开的“工业题材”艺术创作也必然会充满生动性和丰富性。

与毛卫宁的采访,围绕“功夫在戏外”展开。

记者注意到,《麓山之歌》很艺术地贡献了对新机器革命时代观察工业、工厂、工人转型升级的“洞见”:智能化升级远不止技术升级,员工需要协同进步,而成功的企业都不惜花费时间和成本“等待”员工成长之后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