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隐入尘烟》的“票房奇迹”说明了什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隐入尘烟》的“票房奇迹”说明了什么
杨鑫宇
9月伊始,一部已上映了一个多月的“小众”电影突然爆发,如同一匹“黑马”一般,创造了总票房迫近亿元大关的“银幕奇迹”。这部电影,便是由李睿珺执导,武仁林、海清主演,此前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农村题材作品《隐入尘烟》。
尽管早在公映之前,《隐入尘烟》就因其在国际影展上的亮眼表现,收获了业内人士与电影爱好者的积极关注,但在大众市场的语境之下,却鲜少有人看好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上映首日,《隐入尘烟》只获得了30余万票房。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隐入尘烟》将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列表上再添一笔时,这部电影却依靠口口相传的力量,画出了一条电影行业极为罕见的“复活曲线”。8月27日,在已经上映近两个月的情况下,《隐入尘烟》日票房突然“逆袭”,首次突破了200万,此后又在8月31日、9月3日先后突破了500万和1000万。
《隐入尘烟》用实力证明:只要品质过硬,并且能在艺术表达中传递备受社会关注,也值得社会关注的信息,就算错过了售票的“黄金期”,也一样有机会“逆风翻盘”。
作为一部将镜头对准西北农村的中低成本电影,《隐入尘烟》看起来“土得掉渣”,也没有多少宣发经费可用。因此,它所能依靠的,只有电影题材本身带来的关注和观众观影过后的口碑。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无奈,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场纯粹由观众选择所推动的“奇迹”。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把农村题材视为在电影市场取得票房成功的“正确答案”,喜剧、爱情、科幻、史诗之类的流行标签,听起来就比“反映真实农村”更具可看性。然而,这种观点低估了我国观众鉴赏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能力,忽略了潜藏在广大国人心底的社会情怀。
在中国的14亿人口中,有5亿人居住在农村。虽说走进电影院购票观影的“主力”往往是那9亿城镇居民,但在血缘、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根脉上,却几乎没有多少人能说自己与农村毫无关系。从远古到当代,农业生产与乡村社会一直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论我们是否生活在农村、有没有亲人是农民,都理应了解农村、关注农村、看到农民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其中存在困境、尚待提升的那一面。
对于中国城镇居民而言,关注农村不仅是“应然”层面上的道德义务,也是“实然”层面上的现实需求。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需要通过关注农村“寻根”,确保自己不会“忘本”;而那些从未接触过乡村生活的“城市原生代”,往往也对农村有着强烈的好奇。这时,一部既生动、又深刻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作品,可以极大地填补此类需求的空白。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由“关注”驱动的力量,为《隐入尘烟》的成功制造了机会。
对于《隐入尘烟》,舆论场上既有赞美,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有人说它“美化农村”,又有人说它“丑化农村”。这些批评有没有道理,《隐入尘烟》是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艺作品并非对现实的完全复刻,《隐入尘烟》中的马有铁、曹贵英夫妇,以及村里村外的众生相,与其说描绘的是一方水土、一段时期、一个故事,不如说是以浓缩的形式呈现出了一部分中国农民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现实困境。对于这种表现形式的优劣得失,可以进一步探讨,但其反映出的现实,无疑能够激起不少共鸣。